一二单元检测

一二单元检测

ID:36526048

大小:4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1

一二单元检测_第1页
一二单元检测_第2页
资源描述:

《一二单元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题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56分)1、按拼音写出汉字。(5分)⑴、执niù()⑵、脑suí()⑶、pánshan()⑷、调kǎn()⑸、yōng()肿⑹、xù()说⑺、shǎn()眼⑻、震sǒng()⑼、积zǎn()⑽、戏xuè()2、先划出下列词语中的六个错别字,然后把正确的写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小桥流水秋高气爽流水潺潺落燕平沙渚清沙白人迹旱至战地黄花风急天高万里悲秋如法炮治晴空一鹤生意享通丰恣绰约常烟落日老气横秋春花秋月()()()()()()3、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绰约chuò罂粟yīng猿

2、啸xiào孤鹜wùB、憧憬tóng谷穗suì浊酒zhuó飞鸿hòngC、婀娜nuó藤蔓wàn寥廓liáo燕然yānD、榛子zhēn枫林fēng翩然piān韵味yùn4、下列作者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2分)A、刘禹锡——唐代——《秋词(其一)》B、马致远——元代——《〔越调〕天净沙秋思》C、杜牧——宋代——《山行》D、杜甫——唐代——《登高》5、对第二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杜牧的《山行》一诗向来以画面鲜明、词采清丽、思情悠远、风格俊爽为人所称道。B、《〔越调〕天净沙秋思》的题目是“天净沙”,是一篇悲秋作品。C、《秋词(其一)》诗人开篇以议

3、论起笔,否定前人悲秋观念,表现出激越向上的诗情。D、《秋颂》触目皆是喜气洋洋的秋熟图景,句句洋溢心满意足的欢乐之情,写出了不同于东方的秋之歌。6、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为人质朴、真诚,文中描述阿长的诸多毛病,体现的也是阿长不伪饰的质朴个性,尽管这质朴中包含着那些粗鄙、愚昧。B、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C、《雪地贺卡》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下班发现一张寄给雪人的贺卡,好奇心之下,“我”以雪人的名义给写贺卡的

4、李小屹回了一张贺卡,这样李小屹就有了一个有秘密的童年,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美梦,“我”没有再回复。D、“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句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其精巧明丽,便于记诵。7、对《秋词》和《天净沙·秋思》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

5、同,但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后使人悲情顿生。8、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C《雪地贺卡》、《捡麦穗》和《童年絮味》三篇文章都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趣以及“大人”对孩子们的关爱。D《秋词》一诗,作者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浊酒/一杯/家/万里山映/斜阳/天接水B、白云/生处/有人/家自古/逢秋/悲/寂寥C、战地/黄花/分外/香风急/天高/猿/

6、啸哀D、小桥/流水/人家人生/易老/天/难老10、默写填空(14分)(1)《山行》中运用对比手法且广为传诵的一句名句是 ,(2)《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天涯游子心境的句子是。 (3)《秋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点明对秋天观点的句子是。(4)《登高》的颔联是 ,颈联是。(5)《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秋词》中表达作者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是。(7)《登高》中传达出诗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8)千嶂里,。(9)一年一度秋风劲,______。_____,。(1

7、0)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学常识填空。(6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         》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的写作方法。他写的小说集主要有《     》、《     》,他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2)《雪地贺卡》的作者是(民族)的作家鲍尔吉•原野,他与画家 、歌手 并称“草原三剑客”。(3)《登高》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他和被人们称为“大李杜”。他被后人誉为“”,他的诗真切再现“安史之乱”那段历史,被人称为“”。(4)《天净沙  

8、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其中“天净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