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

ID:36527575

大小:62.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_第1页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_第2页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_第3页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_第4页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部分微量元素与直肠癌发病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的血清中铜、锌、铁、硒、锰、钴、镍、镉水平及铜/锌比值进行测定,采用t检验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铜、锰水平和铜/锌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锌、铁、硒、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明显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血清铜、锰降低,锌、硒升高。而血清中镍、钴含量在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锌、锰、硒可能是直肠癌保护因素

2、,而铜为危险因素。【关键词】直肠癌微量元素研究为探讨微量元素与直肠癌发病病因及治疗后的含量变化规律,我们检测了36例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8种微量元素含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研究对象36例直肠癌患者均为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病人,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49.5岁。均经直肠肛诊细胞学、病理学等诊断措施确诊。51.1.2治疗方法3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瘤体,术后均予以化疗,化疗方案ELFP、HLFP、LFP等,化疗2~4周期1疗程,最少2个周期方能入组。1.1.3健康对照

3、组56例健康人为查体职工,男32例,女24例。年龄23~58岁。体检心、肝功能均正常。1.2标本采取及处理每例直肠癌病人于入院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集空腹血3ml注入10ml肝素防凝管中混匀,保存于4℃冰箱中,送临沂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集中检测完毕。1.3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1.3.1主要仪器WFX-1F2B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4A型石墨炉;热解石墨管;空心阴极灯。1.3.2标准溶液和试剂所用各种微量元素的标准液均购自国家标准物质检测中心,试验用水为二次去离子重蒸水。1.4统计学分析应用t检验。2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微量

4、元素与对照组比较,铜、锰、钴含量明显升高,而锌、铁、硒、镉含量明显降低。手术治疗前后相差也较大,铜、锰、钴降低,而锌、铁、硒、镉含量回升。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铜/锌比值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注:P1为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2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3讨论53.1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的比较,20例直肠癌患者血清中铜、钴含量和铜/锌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锌、锰、铁低于健康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元素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本研究发现肿瘤患

5、者血清中出现铜高锌低、铜/锌比值高的现象,并与病期发展有相关性,其机理还不太清楚,但有的学者认为癌肿患者血清铜升高可能与血浆铜蓝蛋白增加有关,并且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铜与锌有拮抗作用,铜抑制锌的吸收,当铜升高时,可能导致锌缺乏,推论也是铜/锌比值高的原因之一。Inutsuka等认为,铜/锌比值比单独血清铜或锌含量更能精确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3.2直肠癌患者血清铁降低,势必导致贫血加重,免疫功能降低,相关酶活性降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治疗后铁含量大于治疗前,主要是由于患者手术后,体内瘤体切除,症状缓解,病人进食增加,营养改善等。3.3锰在直肠癌发

6、生中起何作用,目前尚不太清楚,但它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可能是通过SOD起作用的。Oberley等报道,当癌患者体内锰含量降低时,锰-SOD活力下降,甚至无活力,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本研究患者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53.4国内外资料[2]一致显示大肠癌患者血硒浓度下降,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别。本研究进一步显示治疗后血硒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表明低硒是大肠癌时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虽然它与癌症的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但从流行病学和我们的实验研究提示低硒是大肠癌高发的重要因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

7、重要成分及活性因子。GSH-PX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和有机超氧化物,清除自由基,并降低由于细胞氧化而引起膜对致癌物质转运的改变。缺硒时该作用减弱。由此可见低血硒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缺硒使T细胞介导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和NK与LAK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抑制。手术治疗后硒含量渐升高,主要是瘤体切除,硒消耗减少,同时病人饮食增加。本研究提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补硒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硒可能通过影响体内活性免疫介质(如IL-2等),调节体内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来增强免疫监视机能和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从而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5镍和钴与人体健康

8、和疾病有密切的关系,镍是近几年来才确定的人体成分微量元素,它具有刺激升血机制,促进红细胞再生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