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

ID:36527587

大小: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1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_第1页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_第2页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_第3页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_第4页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摘要】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糖尿病足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虽然有关方法的研究很多,有的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就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关键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成形术;腔内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DF的常规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治疗,包括血糖的控制、局部清创等治疗[1]。下肢血管狭窄主要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外科手

2、术动脉转流术和血管腔内成形术[2-3]。DF患者下肢远端血管易受累,而直接影响足部血供,导致缺血坏疽的发生[4]。DF治疗重点应放在下肢血流的重建,辅以内科药物治疗,从根本上解决其因缺血引起的问题,有效改善下肢循环。近年来由于介入技术的发展,DF的血管腔内成形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DF的介入疗法综述如下。  1血管腔内成形术9  1.1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balloondilatation,PTA)9PTA是经导管等器械扩张再通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主要采用球囊导管进行治疗,其中几种新技术,主要是激光血管成

3、形术(laserangioplasty)、粥样斑切除术(atherectomy)、血管内支撑器(endovascularstent)。PTA原来主要用于肢体血管,后扩展至内动脉,如肾动脉、冠状动脉并且由动脉发展至静脉,治疗人造血管、移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可以有效地扩张狭窄闭塞的微血管。常用全身肝素化后,将导丝通过导管缓慢旋转的向前推进,通过病变段血管,到达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置入成功后随即导入微球囊,球囊覆盖病变后,使用压力泵逐渐加压扩张,若狭窄解除不满意,可再次扩张,术中及术后采用普通肝素抗凝。Carnevale等[5]报道PTA术后并发症中,局部血栓形成

4、占3%,远段肢体栓塞占1%,球囊扩张引起血管破裂占3%。因而PTA有必要进行改善。最新研究的小直径(1.5~4mm)、长球囊(4O~120mm)、长支架(40~120mm)对血管内皮损伤较小,避免了血管内膜的大范围撕脱。李景庆等[6]采用小直径加长柔顺型微球囊(DEEP,INVATEC),对较长节段的病变可一次性扩张成形,避免了短球囊多阶段扩张造成衔接部位夹层的挫伤和切割,可在弯曲的血管内充盈球囊且不改变血管的走形路径。王海波等[7]采用低压延时扩张,成功解决夹层等并发症的夹层贴壁问题。球囊扩张时要选择接近或者稍微超过正常动脉直径的球囊,这样在最小的血管撕裂

5、和最小的残存狭窄下将产生最佳的血管造影结果。但小动脉和微循环病变无法用导管、导丝解决,必须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经导管或应用扩血管药物,抗凝药改善微循环[8]。  1.2腔内支架植入术支架通畅性、位置及其形态变化是支架植入术后的必要观察指标[9]。腔内支架植入术技术常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近年来,针对ISR的各种发生机制已经研制出了多种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即在血管内支架外涂一层药物膜进行药物持久的释放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DF根据不同的病症状选不同的支架有抗炎症作用的地塞米松(DEX)涂层,抗增殖作用的涂层支架,抗血栓作用的肝素涂层支架[10]。传

6、统的支架植入术是预先用球囊扩张病变部位,然后再植入支架。近年来临床上开始进行直接支架植入术,不用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植入术可减少血管内膜撕裂、血管痉挛或血管闭塞等急性并发症。直接支架植入术没有预先扩张病变血管,血管损伤轻,因此可减少术后再狭窄的机会。直接支架植入术最主要的缺点是当支架不能1次通过狭窄病变时,须将支架退出,进行再次手术。但随着球囊预装支架设计的改进,以及支架植入技术的提高,目前成功率已明显的提高。支架植入时间、X线照射时间较短、造影剂用量较少,另外,由于节省了球囊导管,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1]。  1.3PTA联合支架植入术DF病变的血管钙

7、化及纤维化重的病变将导致支架不容易通过,不宜用直接行支架植入术。球囊膨胀支架(Strecker9stent)只有在对狭窄区实行PTA后方可植入,没有进行相应扩张而送入支架导管,可能会导致支架脱落错位。由于扩张后的支架都稍有回缩,故球囊直径较支架直径大1mm。一旦支架植入成功,禁止再通过支架进行任何介入性操作,以免引起支架错位。全部操作要在肝素化下进行。经皮穿刺血管腔内PTA是治疗梗阻疾患的重要措施,可以较好的治疗DF的血管栓塞。但是,由于病变的特点或PTA出现某些并发症,使PTA失败。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的开展,可以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欧、美各国报告取得良

8、好效果。采用Strecker支架扩张二次,造影证实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