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答谢中书书

八上答谢中书书

ID:36548951

大小:10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八上答谢中书书_第1页
八上答谢中书书_第2页
八上答谢中书书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上答谢中书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答谢中书书》教案廖帮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课前准备:课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

2、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三、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中书”是一个官职。作

3、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颓(tuí)歇(xiē)鳞(lín)与(yù)(2)听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停顿。a.

4、四字句两两停顿b.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学生齐读。(4)学生个别读。(教师做适当点评)(5)男女生进行一次PK赛,看哪一组读得好。五、小组活动找出你们组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然后提问⑴重点字词:(出示课件)四时(四季);歇(消散);鳞(鱼);自(从);复(再);与(参与,这里是欣赏)。⑵重点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了。(3)找个别学生口译文章。(出示课件)(4)齐读翻译。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描

5、绘的画面。六、探究学习(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写了哪些景物?明确: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2)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并找出句子。明确:不是。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由早到晚。(出示课件)(3)文章从一开始就在写景吗?没有其他内容了吗?明确:不是,先总写山川之美,结尾写作者的感受。(3)总写山川之美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明确:统领全文。(4)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明确:美。这个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5)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呢?明确:结构是:总——分——

6、总。(出示课件)教师小结:作者依次向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可见文章内容美.结构美。(7)背诵课文。现在,你就是作者陶弘景,站在美丽的江南,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好,放情歌颂山川之美,咱们一起背诵《答谢中书书》。(出示课件)七.研读赏析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多少美呢?请你带上发现美的眼晴,当一次小导游,用“这里有之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明确: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峻峭的山峰直入云霄,哗哗的流水澄澈清明。尤其是“入”字用得好,(体现出一种向上的气势

7、)。这里有色彩搭配之美,你看山青水绿,石壁五色交辉。尤其是“交辉”用得好,(交相辉映,共增山色)。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早晨白雾缭绕,猿啼鸟鸣;傍晚红日西沉,沉鱼竞跃。尤其是“将歇”、“将颓”用得好,(展示出慢慢消失的过程,不乏拟人化色彩)。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的静,流水的动;你看青林翠竹的静,五色交辉的动;你看晓雾将歇的静,猿鸟乱鸣的动。尤其是“乱鸣”、“竞跃”用得好,(再现一种生机和活力,营造热闹的气氛)。(出示课件)教师小结:全文意境美,语言美。(并板书)短短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

8、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各类皆备。全文无一字之虚,无一字之冗。(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的世界,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明确:自豪,得意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