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语文

如何学好语文

ID:3656184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2

如何学好语文_第1页
如何学好语文_第2页
如何学好语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学好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文言文教学“三要”中学课文教学的本务,说到底,就是教学生掌握运用母语的本领,所谓的体验、感受、品味、赏析、探究、感悟和生成之类,也都只能以学好语文,掌握好运用母语的本领为旨归。这就是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的这一特质性本务,其他学科都不能替代,文言文教学也不能例外。为此,我认为,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应该返本归真、守本务实,走生活化之路,切实提高效益,努力做到“三要”。一、要做实“读文学写”当下,我们的语文课之所以甚乏语文味,且又大都不务正业,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清语文课的特质性本务,尤其是对教学生“读文学写”重视得还很不够,做的也很不到位。现代文教学如此,

2、文言文教学则更是如此,除了讲解字词、翻译课文之外就无所事事了。1.教学生回归生活学课文的遣词造句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两句中“语”字,本可以用“音”或“声”的,但诗人用“语”,旨在强调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是心灵互通的。可见,要想品透这个“语”字的真滋味,恐怕是必须要走进诗人和琵琶女的心灵世界的。陶渊明的诗《归去来兮》有几个句子,突然由六言转为四言:“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之后又转回六言。试想想,这样的语言节奏与诗人归家急迫、到家喜极的心情不正合拍吗?此

3、外,“松菊犹存”一句中的“松菊”,更是一种高洁人格的隐喻和象征。假如诗中这六句还是采用舒缓的六言句,诗的表达力就会大大减弱,又怎能够很到位地表达出诗人此时此刻的急迫和欣喜呢?不言“松菊”,诗人的高洁情怀又怎能巧妙、含蓄地传达出来呢?可见,句子的结构形式、表现风格、修辞方法、语体色彩、情感色彩等都不是作者随意为之的,都是与课文生活、作者生活、读者生活、生活情理等密切相关的。不再赘例。2.教学生回归生活学课文的布局谋篇《核舟记》这篇说明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详写船头的三人,略写中间、

4、船尾和船背,有利地突出了核舟所表现的主题——大苏泛赤壁。李密《陈情表》的更是精心布局,先道苦水来博取皇帝的同情,再巧言奉承武帝来流露自己的怨意,最后陈述至情至理来转化武帝。作者所采用的语言完全是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前朝降臣之语,尊卑有序,入情入理,分寸有度,真切感人,令人怜悯。这样布局和语序,晋武帝怎能不叹为观止,霁怒为怜,立场转化,予以怀柔,以维护自己“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呢?不多说了,只强调一点,现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几乎就见不到这种活生生的品析和探究,清一色的干巴解词和翻译,几乎就与这多维的“生活”彻底绝缘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母语运用本领是极不负

5、责任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这些因素,并调动生活积累,联想生活情理,深度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作者布局谋篇的原由。3.教学生回归生活学课文的运招用技所谓课文的运招用技,就是指作者写文章所运用的一些写法、技法和修辞等,如烘托、衬托、反衬、铺垫、悬念、照应、象征、比拟、夸张、排比、反复,等等。一般而言,作者选用某种技法,也都是具体的语境、心境等生活因素而定的,意到技成。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思妇因花而落泪,又因泪而问花,而花竟不语;非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人愈伤心,花愈恼人。春光将逝,年华如水,痴情且绝望的思妇,与

6、落花同命共苦,所以才会生出这等痴情疯语。试想,春花本无心思,随风飘落也是常态,根本就不可能理解思妇内心的苦楚,但痴情且绝望的思妇却自多痴情,无端生怨。可见,不引导学生深入思妇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真正这种拟人写法之妙的。可见,那种动辄问学生用了什么手法,而后便是一通自演自说的灌输式赏析,又怎么能够使学生刻骨铭心地悟得写法之妙呢?至于那种整天枯燥乏味、急功近利的以考练代学习,就更是害人匪浅了,还谈什么做实做好“读文学写”?语文教学的本务,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用课文教学生学好语言表达艺术。文言文都是千百年淘漉下来的经典名篇,应该是我们教学生“读文学写”的宝

7、贵资源。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引领学生读文学写,自然无痕地培育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素养。二、要教活文言语法学习文言语法知识,难点在于词类活用、倒装句式和一些固定文言格式。写这篇文章,就是想谈谈这个问题。与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一样,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倒装句式和一些固定文言格式等也是缘于生活的,都是特定语境下的特殊表意需要所使然。为此,教师必须回归生活活教和教活,以使学生能够做到活学和学活。只有这样教与学,才有可能做到教师会教、教活和教实,学生也学活、学实、学会和会学,而绝不是硬塞给学生一些僵死的概念,把学生活活教傻、教死!先说文言词类活用现

8、象。其实,古人与今人的语言习惯是一样的。今天,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词类活用现象仍很常见。如“说长道短”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