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

ID:36564170

大小:64.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_第1页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_第2页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_第3页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_第4页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作者:贾建桃 王秦秦 马丽菊【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VEGF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的68例肺癌组织和50例对照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VEGF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与肺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其它各项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结论:VEGF与肺癌疾病

2、进展、转移和患者的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肺癌病程、转移力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关键词】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生长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组织中多种生长因子的调节,其中新生血管与肿瘤无限增殖密切相关。VEGF是迄今为止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生长因子[1],它参与了肿瘤的增殖、转移和血管的再生。本研究主要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在肺癌组织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6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

3、、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2003年~2006年手术切除的肺癌石蜡包埋标本6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30岁~82岁,中位年龄56岁。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按照国际抗癌组织协会(UICC)所提出的TNM分期法,对全部资料进行统一分类:腺癌24例,鳞癌33例,小细胞癌6例,大细胞癌5例。高分化17例,中分化28例,低分化18例,未分化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2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44例。Ⅰ期40例,Ⅱ期14例,Ⅲ期9例,Ⅳ期5例。对照组取远癌肺组织和同期肺良性疾病旁肺组织标本共50例。  1.2方法石蜡标本

4、切片成5μm厚,置55℃~60℃烤2h,常规脱蜡后采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DAB显色,苏木精复染,封片。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为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产品,工作浓度1∶50;SP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染色步骤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用已知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  1.3结果判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胞质或胞膜呈棕黄色者为阳性细胞,参考VolmMetal的评判标准[2]6,以随意5个400倍视野的癌巢区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的平均数分,阳性细胞数<10%

5、为阴性,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显著性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VEGF在肺癌及对照组中的表达VEGF蛋白主要表达于胞质和胞膜。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VEGF在肺癌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比较(略)  2.2VEGF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VEG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肺癌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

6、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VEGF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略)  3讨论6  VEGF是目前所知道的最强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对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构建调控的作用强且特异性高,被认为在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1988年Srivas-tava[3]等在对皮肤黑色素瘤的研究中首次发现了新的血管形成与肿瘤进展、转移的有关。此后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的血管形成。因而VEGF对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起关键作用。  本研究中肺癌组VEGF的表

7、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肺癌的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这与李斌、吴萍等[4,5]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VEGF的表达随肺癌TNM分期进展而增高,提示VEGF可作为评价肺癌患者病情进展的一个参考指标。Han等[6]的研究表显示:VEGF阳性表达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表明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本实验研究结果还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这与车国卫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Li等[8]6应用反义VEGF

8、基因阻断VEGF基因的表达,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肺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从而证实了VEGF与肺癌生长和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可能的机制是VEGF促进肿瘤中微血管的形成,同时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一步恶化并更容易侵入血管,进而进入淋巴管。因此,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也增加了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虽然VEGF能特异性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