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

ID:36571655

大小:1.0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2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_第1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_第2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_第3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_第4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基础。根据上部结构及现场地基情况采用柱下条形基础。二、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三、设计要求计算书要求:完成一榀框架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计算书中应包括必要的设计资料、计算简图、详细完整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构造草图。具体计算内容有:⒈工程概况⒉选择地基持力层,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⒊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⒋确定柱下条基底面尺寸,并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⒌地基梁的内力计算(按调整倒梁法)⒍地基梁正截面抗弯强度设计⒎地

2、基梁斜截面抗剪强度设计⒏地基梁翼板配筋设计⒐地基梁最终配筋简图施工图要求:完成一张2#图纸,要求给出地基梁施工所需的全部图样、尺寸、数据及说明,达到能交付施工的程度。具体图样有:⒈地基梁配筋立面详图⒉地基梁钢筋大样图 ⒊地基梁配筋剖面详图⒋施工说明四、设计资料⒈上部结构资料:上部为四层框架,框架梁、柱及基础为现浇,屋面及楼面为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柱截面为400×400mm,柱网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题号详见表1)。荷载组合情况参见图2。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区地势平坦,地层组成参见图3~6。建筑物所在区域为非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⒊材料:  基础混凝

3、土采用C20,垫层C10。钢筋公称直径在12mm以上者,采用HRB335级钢筋;12mm及以下者,采用HPB235级钢筋。-16-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基础。根据上部结构及现场地基情况采用柱下条形基础。二、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三、设计要求计算书要求:完成一榀框架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计算书中应包括必要的设计资料、计算简图、详细完整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构造草图。具体计算内容有:⒈工程概况⒉选择地基持力层,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⒊计算修正后

4、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⒋确定柱下条基底面尺寸,并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⒌地基梁的内力计算(按调整倒梁法)⒍地基梁正截面抗弯强度设计⒎地基梁斜截面抗剪强度设计⒏地基梁翼板配筋设计⒐地基梁最终配筋简图施工图要求:完成一张2#图纸,要求给出地基梁施工所需的全部图样、尺寸、数据及说明,达到能交付施工的程度。具体图样有:⒈地基梁配筋立面详图⒉地基梁钢筋大样图 ⒊地基梁配筋剖面详图⒋施工说明四、设计资料⒈上部结构资料:上部为四层框架,框架梁、柱及基础为现浇,屋面及楼面为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柱截面为400×400mm,柱网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题号详见表1)。荷载组合情况参见图

5、2。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区地势平坦,地层组成参见图3~6。建筑物所在区域为非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⒊材料:  基础混凝土采用C20,垫层C10。钢筋公称直径在12mm以上者,采用HRB335级钢筋;12mm及以下者,采用HPB235级钢筋。-16-注:1.采用1-1剖面方向进行条形基础设计计算;2.图2中所示方向为荷载正方向;3.表1中的Nk,Mk,V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16--16--16--16--16-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计算步骤: (一)确定柱下条形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持力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⒈ 绘出条形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包

6、括荷载、尺寸等,如图。FAFBFFCFDXCMAMBMCMDABCD  ⒉ 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    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的距离为xc,据合力矩定理,以A点为参考点,则有:         ∑Fikxi+∑Mik      xc=──────────∑Fik  ⒊ 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    设基础梁两端外伸的长度为a1、a2,两边柱之间的轴线距离为a。为使其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或接近,基础梁两端可有适当的长度伸出边柱外。但伸出长度也不宜太大,一般宜取第一跨距的0.25倍。当xc确定后,可按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的原则,定出基础梁的长度L。若巳选

7、定a1,则有:     L=2(xc+a1),a2=L-a-a1  ⒋ 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    初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若d>0.5m,应对持力层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即:fa'=fak+ηd·γm(d-0.5)。则有:∑Fik     b≥─────────  L(fa'-20d)  若b>3m时,还应进行地基承载力的宽度修正后,再代入上式确定基础宽度。若b≤3m时,则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fa'。  ⒌ 当地基有软弱下卧层时,还应进行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    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部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