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

ID:36581044

大小:92.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12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职工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行风才能树起来。三是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

2、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ayshiu资格考试题库www.docin.com/rayshiu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及答案word免费下载提示:划横线的选项为参考答案试卷一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

3、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  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  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  D.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关于社

4、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二是带头接受监督。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越是职位高权力大

5、的干部,越要自觉监督,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四是带头警示行为。党中央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表明了我们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我本人作为一名基层人员,通过学习,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27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职工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行风才能树起来。三是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

6、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ayshiu资格考试题库www.docin.com/rayshiu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关这一表述,下列哪

7、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个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20世纪70年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