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

ID:36617428

大小:448.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_第1页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_第2页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_第3页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_第4页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4相关专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年12月第12期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范益群。倪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摘要:城市地下道路中由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气体,无论是通过高风塔排放,还是经由道路隧道排放口通风排出,都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随着国内相关规范的出台和人们对大气环境关注度日益提升,对城市地下道路中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已经成了大势所趋。现着重论述道路隧道排放1:3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的意义、制定方法和指标,以及其对地下道路空气净化技术的指导作用等方

2、面内容,以供同行探讨。关键词:地下快速道路;空气净化技术;隧道排放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图分类号:TU921、X一6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5)12-0194—05的长大隧道必需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定的高风0引言塔,不但影响了景观,其集中排出的机动车辆废气城市地下道路对缓解日益拥堵的公共交通起影响周边环境的品质。如规划设计中的武汉东湖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减轻了机动车尾气对城隧道和上海北横地下通道,地处国内知名风景区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机动车在交通阻滞情况下污或者是国际化大都市,无论出于市容、景

3、观考虑还染气体的排放量是其正常行驶中的数倍,地下快是对于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都不适宜采用高风速道路不仅改善了交通阻滞、拥堵,半封闭的结构塔直接排放。也使得其内部的污染空气更容易被集中处理【1J,两因此,国内虽无地下道路采用空气净化系统相叠加的环境效益尤为显著。的先例,但总体趋势已经明确,开展空气净化相关然而,也正是由于地下道路均为半封闭结构,技术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隧道空气净化系车辆行驶产生的污染物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放和统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处理,将严重影响隧道内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和控制标准

4、,隧道空气净化技术、隧道空气净化系统身体健康。机动车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的运营及维护等,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心城区地下氢化物(HC)、氮氧化物(NO)、二氧化硫(SO:)、臭道路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问题。氧(O),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PM,)等。其中,1城市地下道路污染物控制标准现状及存高浓度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通过协同效应,容易在问题导致驾驶员生理反应能力下降、神志不清、精神涣散乃至昏睡,危害到驾乘人员的健康和交通的安1.1道路隧道内污染物控制标准全[2J。近年来各大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使得颗粒物成道路隧道

5、内污染物浓度设计限值,是隧道工为了全民关心的空气质量指标。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依据。特长公路隧道设计中为了应对地下道路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欧美采用的污染物浓度设计限值的大小,不仅影响隧许多国家在逐步完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同时,道环保或通风设施的投资规模,而且影响到隧道也对隧道内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制定了标准,并逐建成后这些环保设施的营运费用【3J。步开发隧道通风和空气净化技术以达到标准的要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机械通风隧道是纽约霍兰求。中国对公路隧道环境污染物浓度设计限值的(Holland)隧道,采用的CO浓度限值为400ppm

6、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较早规定公路隧道内的污染(500mg/FI1。)。20世纪60年代初期,考虑到柴油物浓度设计限值较低。按照该标准设计,国内传统发动机货车和大客车尾气排放对隧道内能见度的影响,美国将CO浓度设计限值定在200—250ppm收稿日期:2015—08—05(250312.5mg/m3)之间。1975年,美国环境保护作者简介:范益群(1969一),男,江苏扬州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研究工作。局(EPA)对公路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回顾和研究后,2015年12月第12期城市道桥

7、与防洪相关专业195颁布了一个环境标准补充文件(导则):对于低海拔气环境标准中1dCO和1hNO的浓度最高分别公路隧道,如果暴露时间不超过1h,采用125ppm为10mg/m3和240g/m3,隧道内标准CO为1d(156.25mg,m)CO浓度限值,之后该值被广泛用最高42mg/m,是大气标准的4.2倍。澳大利亚大作低海拔高度(低于1500m)公路隧道设计标准气环境标准中1dCO和1hNO的浓度最高分别值,同时也被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所采用。到为10mdm和240v~m3,隧道内标准CO为每2h1989年,

8、在隧道设计中开始考虑人在隧道污染环最高30mg/m,是大气标准的3倍。亚洲地区,日境中暴露时间长短的问题,美国联邦公路局和美本大气环境标准中1hCO和1dNO的浓度最高国环境保护局联合颁布一个根据暴露时间对应的分别为23mg/m。和113IXdm;韩国大气环境标准CO浓度限值的修订导则,同时废止了1975年的中1hCO和NO的浓度最高分别为28mg/m3和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