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结课论文

民法学结课论文

ID:36631221

大小:5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3

民法学结课论文_第1页
民法学结课论文_第2页
民法学结课论文_第3页
民法学结课论文_第4页
民法学结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学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法律规制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对于拉动内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地流转却面临着产权界定不明晰、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等障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一个新鲜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关键词:土地流转制度新农村建设农村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在符合社会主义

2、市场经济体制和与相关法规制度要求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一定范围中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重新配置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过功不可没的贡献。但自我国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这一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制度,其本身的先天不足日显突出,尤其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缺陷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农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迫切要求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有组织进入市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

3、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有组织进入市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可见,积极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起,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就已出现。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下发展很快,虽然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易统计,但就其形势与趋势来说比较容易

4、判断,-8-土地流转形式等问题也比较容易做定性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已经逐步形成,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1农村土地流转数量逐年增加研究表明,1980年代后期以来,农户自发进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基本保持在1%—3%,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和城郊地区的比例高一些;全国平均农村土地流转比率在8%—10%,有些县市流转比率已达到20%—30%。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00年转让土地的农户比例约为9%,土地流转的面积比例为12%。2006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70.08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57%,比2005年增

5、加了1.5%。到2007年底,全国流转面积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5.2%,比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1.2农村农用地流转规模不大,规模化效果差,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不足。一方面农用地经营收益不高,导致土地对潜在需求者的吸引力不足,进而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收益低下,影响土地承包者将土地流出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户间土地自主流转比重大,农户间自发土地流转对防止土地荒芜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流转后仍然没有改变农户各自分散经营的方式,缺乏组织化的规模经营,市场博弈能力差,也导致经济效益低下。1.3

6、不同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数量存在差异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存在明显差异。从农户转包农村耕地的规模来看,中部地区变化趋势与全国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东部和西部地区明显较低(表1)。中部地区流转规模最高,2008年转包入和转包出耕地面积分别为0.066hm2和0.025hm2,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和1.6倍,同期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包入和转包出规模较低,水平相当。从流转比率来看,2008年转包出耕地占经营耕地面积的4.66%,同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3.55%和2.19%。我们可以从经济

7、发展水平和地区土地资源禀赋等因素来分析原因。从经济发展水平来分析,2008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59%,而中部和西部分别为24.5%和16.5%,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可以提供的非农就业越充分,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越强,从而农户更容易转出农村土地;从土地资源禀赋来分析,2008年中部地区农户户均经营耕地面积为0.723hm2,而同期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0.303hm2和0.445hm2。农户经营耕地面积越大,生活保障外可供支配的耕地数量越多,同时规模经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更容易转出或转入土地。[6]-8-表1全国东、中、西部

8、地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转包统计表(2003—2008)/hm2年份东部中部西部经营耕地转包入耕地转包出耕地经营耕地转包入耕地转包出耕地经营耕地转包入耕地转包出耕地20040.2990.0090.0110.7210.0630.02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