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

ID:36633152

大小:63.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_第1页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_第2页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_第3页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_第4页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胸部的正常ct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摘要】  由于构成胸部的组织复杂,包括低密度的含气肺组织、脂肪组织、中等密度的肌肉组织及高密度的骨组织,因而ct值范围较广。在观察胸部ct时至少需采用两种不同的窗宽和窗位来观察。一种是肺窗,其窗位为-400~-800 hu,窗宽为1000~1500 hu,适于观察肺实质;另一种是纵隔窗,其窗位为20~50 hu,窗宽为200~400 hu,适于观察肺实质病变、纵隔和胸壁。我们在阅读横断位ct图像时,应养成自上而下连续观察的习惯,以便更好地分析正常解剖结构的位置与形态,以及与异常影像鉴别。【关键词】  ct检测  胸部检查  正常表现        一、肺野和肺门  

2、      常规横断面ct上观察肺野和肺门从确定支气管各分支开始,首先是左、右主支气管,然后分出各叶支气管,再分出各肺段支气管,由中心向外围走行,逐渐分支,由粗渐细。肺叶肺段支气管与肺门血管特别是肺动脉的相对位置、伴行关系以及管径的大小较为恒定,支气管与伴行的肺动脉两者的管径相近。ct图像上确定肺段主要依据是肺段支气管,它位于肺段的中心。下面描述5个标志层面上的肺段分布。        1.主动脉弓层面两侧肺野内侧可见尖段支气管及伴行的肺血管,故内侧为尖段区域,其前、后方,可见支配前段和后段的支气管血管影,故这一层面可同时显示上叶的尖段、后段和前段。        2.右

3、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侧见右上叶支气管及其分出的前、后段的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前方为右肺动脉。在前、后段支气管间的血管为右上肺静脉。左侧见尖后段支气管。两侧后部显示斜裂,斜裂后部为下叶背段。        3.中间支气管层面右侧见中间支气管,其前方为右肺动脉,前外方为肺静脉。右肺野中部的无肺纹理区为水平裂,后部为斜裂,所围的肺组织为中叶外侧段,前方为上叶前段,后方为下叶背段。左侧见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其前方为肺静脉,后方为左肺动脉,左肺野中部可见舌叶支气管和血管,前外侧为上叶前段,后方见斜裂,其后为下叶背段。        4.中叶支气管层面右侧见中叶支气管及其外、内

4、段支气管,同时分出下叶支气管,有时见下叶背段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前内方为右上肺静脉,外后方为右下肺动脉。左侧见向前走行的舌叶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起始部,有时见下叶背段支气管,舌叶支气管的前内方为肺静脉,外后方为左下肺动脉。        5.左、右下叶支气管层面下肺静脉由后下向前内上、斜行进入左心房。前、内基底段支气管位于下肺静脉内前方,外、后基底段支气管位于下肺静脉外后方。伴随动脉均在支气管的外侧。斜裂向前下走行,其前方右侧肺为中肺,左侧肺为下舌段。        (1)肺门:为两肺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及淋巴组织出入纵隔所形成的影像。左右肺门的上界为尖段支气管的起

5、始部及伴随动脉,左右肺门的下界为下叶肺段支气管的起始段及伴随动脉。内界为纵隔胸膜,外界为肺段支气管起始段及伴随动脉。        (2)叶间裂:是识别肺叶的标志。由叶之间的脏层胸膜构成。右侧有斜裂和水平裂,左侧有斜裂。常规层厚时(>5 mm)叶间裂显示为较宽的无肺纹理的透明带。在薄层扫描时(<2 mm)多显示为线状影。        (3)肺小叶:常规ct难以显示肺小叶结构,高分辨率ct显示肺小叶是多边形截头锥体形,底位于肺表面,尖向肺门,直径约10~25 mm,肺小叶核心为小叶肺动脉和细支气管,其直径约1 mm。正常情况下,小叶间隔线很少能完整地显示,如能清晰地显示多

6、为异常增厚。        二、纵隔        纵隔位于胸腔中部,前为胸骨后缘,后为胸椎及椎旁后胸壁,上为胸廓入口,下为横膈。其中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淋巴结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纵隔的分区方法有多种,有较为简单的分区法,即将纵隔分为前、中、后三区,再以主动脉弓为界将纵隔分为主动脉弓上区及主动脉弓下区。前纵隔位于心脏、大血管之前与胸骨后方;中纵隔位于心脏、主动脉及气管所占据的部位;后纵隔为胸椎前及椎旁间与食管前缘之间的空间。选择7个基本的纵隔层面,以说明其主要结构的关系。        1.胸腔入口层面  即肺尖平面,相当于t2水平,气管位于中线

7、,紧贴气管前面及两侧有甲状腺。气管两侧有3对血管,即两旁有颈总动脉,其后外方为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前外方为两侧头臂静脉。       2.胸骨柄层面相当于t2~t3水平,气管前方为粗大无名动脉,其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两侧锁骨近端后方有头臂静脉。        3.主动脉弓层面相当于t4水平。主动脉弓由气管前方沿气管向左后行。气管右前方为上腔静脉。在主动脉弓与胸骨之间常见胸腺。        4.主动脉窗层面  即气管分叉平面,相当于t4~t5水平。气管前方为升主动脉,升主动脉右侧为上腔静脉。胸椎右外前方有奇静脉,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