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

ID:36642757

大小:231.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_第1页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_第2页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_第3页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_第4页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3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Vol.32No.3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May,2006论翻译的文化诗学研究段峰(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

2、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关键词: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翻译诗学;文化诗学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677(2006)0320181207野。翻译理论在经历了从语文学派/文艺学派、语一、翻译的文化诗学的缘起言学派、文化学派的嬗变后,又汇入到以后殖民主翻译的文化诗学以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和义翻译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文中国语境中的文化诗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文化理化研究中。翻译研究的每一次范式转变,都使人们论、人类学理论以及文学

3、理论其他流派的理论和方对翻译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使翻译理论有法,研究以语符转换为形式、艺术审美为取向、跨文了进一步的发展。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于化交流为实质的翻译活动及其成果,例如文学翻译1970年代的早期翻译研究派或文化学派,以后同和翻译文学。它一方面研究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起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汇流,成为当今方兴未艾的式的文学创作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另一方面研究翻文化研究的重要批评工具,以至巴斯内特(Susan译在源语文化、译语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社会历史Bassnett)认为文化研究需要开始“翻译的转[1]

4、作用及其影响,并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向”。就翻译研究这一学科而言,翻译研究的文成整体的翻译文学文化观,凸现翻译的文学属性和化转向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将翻译研究文化属性,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阈。从追求形式对等、功能等效等文本间的关系扩展到从文化诗学的视野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在文化层面上观照整个翻译事件和行为。威密尔缘于当前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两个困惑:一是中西方(HansVermeer)的目的论、埃文-佐哈(Evan2Zo2翻译理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困惑,二是翻译的内部ha)的多元系统理论、勒菲弗尔(

5、AndreLefevere)研究和外部研究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困惑。“改写派”翻译理论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当代翻译理论无疑是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为人)、韦奴蒂(LawrenceVenuti)的抵御式翻译(re2主导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sistancetranslation)、巴斯内特的文学翻译观和图的方法运用于翻译研究为标志而开始的,亦称翻译里(GideonToury)的翻译规范等理论,促进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到研究方法从印象性和主观性向分析性和客观性、从1970年代

6、,翻译研究出现了范式的转变。语言学规定性向描写性的转移,促进了翻译研究核心从研究范式被广义的文化研究范式所代替,翻译研究“怎样翻译”到“翻译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开始了“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汇流于西从源语文本向译语文本、从原作者到文本以及译者方思想大潮,在经过结构主义的兴起、发展及消停和读者、从忠实于原著到如何满足译语文化要求的后,将目光投向了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哲学视转移。翻译研究的关注点被放到译语文本的生产收稿日期:2005211220作者简介:段峰(1962-),男,重庆市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

7、院,教授,主要研究翻译理论。181©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者和译语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对译语文本动和互补,对于以汉语作为译语和源语的中国翻译接受的影响上。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译学观念实践会产生很大的指导作用,对整个翻译研究学科带来的变化,按照斯耐尔-霍比(Snell2Hornby)的的发展也大有裨益。观点,表现为传统的两分法思维方式(形式/意义、但也应

8、看到,在面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侵直译/意译、原语/译语、作者/译者)让位于整体的、入”时,中国翻译理论界出现了这样两种认识误区:格式塔的、随具体情况而变化的思维方式。译语文一是将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视为翻译理论的全部,生本不再是源语文本字当句对的临摹,而是一定情搬硬套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观点;一些翻译研究文境、一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文本不再是语言中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