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学案 (2)

《敬业与乐业》学案 (2)

ID:3664524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敬业与乐业》学案 (2)_第1页
《敬业与乐业》学案 (2)_第2页
《敬业与乐业》学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敬业与乐业》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敬业与乐业》学案《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一、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扫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亵( )渎() 心无旁wù ( ) 强guō ( ) 不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二)再读课文明内容1、用一句

2、话概括文章内容。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义?(2)“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3、讨论并交流:作者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  二、分析揣摩(一)跳读课文理结构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主体部分别论

3、述了 和 的重要。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 式。通过几个词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用了 结构,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 、(       ) 、(      ) 。(二)、研读课文知写法  课文是怎样论述敬业的?试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三、探究质疑    细读课文品语言1、从讲演词的角度分析下面两段话,你认为哪一段表达效果更好些?为什么

4、?A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B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又不能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吗?2、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概括、严密,本文除这些特点外,还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四、读写结合1、这篇讲演词,作者引用了不少名言警句,自己也提炼了一些警句,使语言表达简练而精辟,试找出并积累几条你认为论述敬业与乐业最精彩的警句。2、课文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时,举大总统和拉黄

5、包车这两件事论证;论述怎样做到敬业时,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这样以两种差距悬殊的职业作比,对比鲜明,说服力强。试仿照这种举例论证的方法,为课文第三、第四段再写一组类似的论据。3、作者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就能写出千字以上的文章,你有兴趣就“好学与乐学”发表自己的高见与同学交流吗?五、延伸拓展1.上网了解梁启超的生平等,进入梁公纪念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祭奠梁公。2.新时期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人层出不穷,请搜集一个感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3.就你

6、校师生敬业乐业现状作调研(个别采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并写出调查报告。4.将课文与《最苦与最乐》、《享受工作》作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一)1、 xiè 骛 聒 2、(1)唯一途径 (2)合计、盘算 (二)1、这篇讲演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过人类合理的生活。2 、(1)“为劳动而生活”,就是为劳作也就是为职业而生活。人类既然不是“消化面包的机器”,那“消化面包”就是为了更好地劳动。(2)一是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二是劳苦中也有快乐,三是从劳苦中找到快乐,四是劳苦中的快乐才是真

7、快乐。3、没有矛盾。前者是就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有所不同角度说的。作者认为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等,“并没有高下”。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二、(一)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 乐业 责任心 趣味 总分总 总分 主眼 第一 第二(二)先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再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最后论述怎样敬业。文

8、中体现论述层次的语句:“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主要论证方法: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三、1、B句表达效果好。A句“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是一般陈述句,B句改成设问“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不但能吸引听众,启发思考,而且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更加有力。A句“这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