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

《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

ID:36646954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_第1页
《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_第2页
《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_第3页
资源描述:

《《草原》第二课教学设计(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草原(第二课时)(改)丹阳市正则小学单文娟一、导入:1、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同其他作家、画家、歌唱家、舞蹈家等20多人,同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共同组织,到内蒙古的东部和西部进行了参观访问。这一次,老舍见到了草原(点题),在参观的过程中,老舍一行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盛情招待,老舍即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草原(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板书:景人)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草原的独特风光!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草原风光1、指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草原风光的?从哪里可以看

2、出来?圈画出关键词句。2、交流:从上到下(板书:天天底下)3、那里的天有什么特点?指读,出示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1)“那么清新”是一种怎样的清新,你能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来说一说吗?(2)“那么明朗”又是一种怎样的明朗呢?(3)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你会想要怎样?作者呢?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读)老师听出了你内心的愉快,但还不是满心的愉快,谁再来读?齐读4、天底下呢?有什么特点?指答,出示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你读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大、绿)(2)文中还有表现草原大的句

3、子吗?指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怎么走都可以。)这句话作者用什么方法突出了草原的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师:读文章就要前后联系起来读!(3)“茫茫”是一种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课文有答案吗?(指读,出示句子:“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a比喻贴切形象;用形象的比喻展现

4、了草原的形态美和色彩美。b动态美: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c用字精炼:羊群本来只是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眼中,它们说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地为这无边的绿毯绣着白色的大花。一个“绣”字把这幅图变得精美而又灵动了!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妙啊!c喜欢这句的一起读读,读出你们的喜爱!B“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a见过中国画吗?“渲染、勾勒”就是国画中的两种画法,老师这有一幅中国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能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吗?b这里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目的是什么?c“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想象一下

5、,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d总结:老舍被公认为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认为,我们写作须去找到那最自然最恰当的字,如果说形象贴切的比喻让老舍笔下的草原图画变得精美,那么“绣”“流”两个精妙的用字则让整个画面灵动了起来,突现了草原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板书:灵动)e喜欢这句的同学一起来读。你们的朗读把老师也带到了那个境界中去了。4、第一自然段最后还有两句话,指读,写了什么?前面写景,这里写感受,这种写法叫——即景生情,情景交融(板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衬

6、托出草原的美妙;引起读者的共鸣)请我们带着这份独特的感受一起来品读一下这段美妙的文字。齐读第一自然段。5、这段文字把草原描写的如诗如画,除了采用的情景交融的写法,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集体交流,相机板书:动静结合,形象比喻,用词精妙,按照顺序,抓住特点)6、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一定要把它背诵下来,有人会吗?预习导航上就有这个要求,指名背诵。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一下。三、学习第二部分——人美1、随后,作者写了访问的经过,这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远迎、联欢、话别)2、自读:找出描写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句子,圈画出关键字词作简要批注。3、集体交流:A、“忽然,像被一阵风

7、吹来的…欢迎远客。”“各色的衣裳”(盛装打扮);“几十里外”是多远?“飞”(内心的激动和急切)B、“也不知怎的,…手抓羊肉。”(用蒙古最具特色的食物招待我们)C、“干部向我们敬酒,…我们再举杯。”这段话,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个来概括——“频频举杯”,好不好?透过这段话,你仅仅只读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吗?(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板书:情浓)4、作家老舍的语言就是这样平白朴素而又深含意味。其实,这份浓浓的情谊流淌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要我们去细细品味,你还能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