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ID:36664683

大小:359.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_第1页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_第2页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_第3页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_第4页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兔兔www.xuetutu.com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31卷第2期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Apr.2009Vo1.31No.2·l83·高邮凹陷西部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陈强,张卫海,黄峰郭丽丽,张伟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摘要]根据输导层的类型及其作用,将高邮凹陷西部地区的输导体系划分为骨架砂体输导体系、断层输导体系和不整合输导体系3种类型。骨架砂体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阜一段上部、戴一段、戴二段和垛一段,横向上分布广泛,连通性好。是主要输导网络。不

2、同级别断层输导体系封闭性差异较大,二级断层在阜-7组侧向封闭性中一到好,多数三、四级断层在阜-7组侧向封闭性差,大部分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均较好。确定了吴堡不整合的有效输导能力,有效不整合输导体系主要分布于马家嘴、黄珏西部和东南部及南部断阶带。油气在韦庄地区的运移主要靠骨架砂体.马家嘴和黄珏地区主要靠断层垂向沟通油源,同时不整合和骨架砂体也起到了汇集和横向输导油气的作用。[关键词]输导体系;油气运移;骨架砂体;断层;不整合;高邮凹陷西部[中图分类号]TE1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752(2009)02—0183—04油气输导体系是指油气从烃源岩运

3、移到圈闭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路径网,包括输导层和相关围岩,它是决定油气运移方向及聚集的根本条件之一。不同类型输导体系输导油气的方式和效率不同,从而使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输导体系类型及其分布研究是开展油气运移研究的重要基础。由于实际地质条件及研究需要不同,输导体系类型的划分具有多样性,但最终应体现“源一径一藏”的三维空间形态,有利于确定优势运移方向,认识运移规律。笔者从高邮凹陷西部地区第三系主导油气运移的输导层入手,依据其在油气运移和聚集中的作用,进行输导体系类型划分和特征研究,以揭示油气运移途径和运移规律。1地质概况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

4、坳陷中部,东西长约100kin,南北宽约25~30km,面积2670km;可划分为南断阶、深洼带和北斜坡3个构造单元。自下而上划分为上白垩统泰州组(Kzt)、古近系阜宁组(Ef)、戴南组(E。d)和三垛组(Es)、新近系盐城组(Ny),新生界厚达7000m,是苏北盆地沉降最深的一个凹陷Ⅲ。研究区北至码头庄构造带,南至真①断层下降盘,东至马家嘴构造带,西至大仪集构造带,面积约470km(图1)。阜宁组是主要烃源岩层系,油气主要分布在韦庄地区的Ef~Etfz、马家嘴地区的Ed~E。d。、黄珏地区的Ed~E。d及E。S等含油层系中。这种油气分布的差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5、除了油源、储层和圈闭条件外,输导体系也是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途径和成藏的方式。2输导体系类型划分不同学者依据影响油气运移的地质要素、输导层类型、形态和时空组合方式以及输导层的逻辑性特征等方面对输导体系类型进行了划分。谢泰俊根据控制输导体系的地质要素将输导体系划分为以断裂带为主的、与古构造脊相关的、与活动热流体底辟作用有关的和与不整合面有关的输导体系;[收稿日期]2009一O2—23[作者简介]陈强(1984一),男,2006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方面的研究工作。学兔兔www.xuetutu.com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

6、009年4月图1高邮凹陷地质结构及研究区位置示意图GleaazeL3依据输导层类型和作用划分为由(连通砂体)输导层构成的主输导体系和由断层一(连通砂体)输导层构成的次要输导体系;张照录【4]根据输导层类型进行输导体系的划分;张卫海[5以主输导层划分大类,以运移(微观)通道划分具体类型,并结合影响油气运移的地质要素和作用进行综合分类,共分为4大类10个具体类型;陈建平E阳依据输导体系基本要素,同时参考通道和围岩的岩石物理性质及其空间配置关系进行输导体系类型划分;李丕龙等[7~1依据输导层空间形态及组合关系将济阳坳陷第三系输导体系划分为网毯式、“T”型、阶梯型、裂隙型等

7、4种类型;也有学者根据输导体系的逻辑性特征进行划分,如赵忠新等[1叩划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金博等n划分为一般输导体系和优质输导体系,付广n胡划分为简单输导体系和复合输导体系等,Gleaaze的分类亦属此类。笔者根据研究区输导层的类型及其特征,将研究区的输导体系划分为骨架砂体输导体系、断层输导体系和不整合输导体系。其理由是:①韦庄地区Ef和E。f油藏主要来自Efz烃源岩,油气是沿夹持于汉留断裂系中的连通砂体向西部高部位横向运移,并聚集于鼻状构造中;②马家嘴地区Ezd和EzS油藏和黄珏地区Ed和E:S油藏均来自Ef4烃源岩,断层在沟通下部油源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③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