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

ID:36707382

大小:6.18 MB

页数:222页

时间:2019-05-10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_第1页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_第2页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_第3页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_第4页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墙和基础构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墙和基础构造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墙体的分类和功能要求;2、掌握砖墙的砌筑方式及防潮的作法;3、掌握窗台、过梁、圈梁的形式、尺寸、布置方式和作用;4、了解墙面的装修及地下室的防潮、防水;5、掌握基础的分类、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教学内容:上一张下一张主页退出第一节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体的分类1、按墙体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分(图6-1)内墙外墙内横墙内纵墙外纵墙外横墙(山墙)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2、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隔墙填充墙幕墙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3、按墙体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组合

2、墙实心砖墙空心砖墙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4、按构造和施工方式分叠砌式墙版筑式墙装配式墙实砌砖墙空斗墙砌块墙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BACK夯土墙砖墙、石砌墙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轻质材料隔墙二、墙体的设计要求1、墙体承重方案A、横墙承重方案B、纵墙承重方案C、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D、局部框架承重方案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2、结构及抗震要求(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3、功能方面的要求(1)外墙的保温与隔热A、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减速少热损失B、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C、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2)隔声要求

3、(3)其它方面的要求A、防火要求B、防水防潮要求C、建筑工业化要求第二节砌体墙的基本构造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砌体墙砌筑块材粘结材料■砌筑块材标准机制黏土砖标准粘土砖尺寸:240×115×53MM4:2:1按材料分有: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等;按生产形式分:实心砖、多孔砖和空心砖等砖的标号:MU30、MU25、MU20、MU15、MU10、MU7.5、MU5承重多孔砖 实际尺寸为240mm(长)X115mm(宽)X90mm(厚)及190mm(长)X190mm(宽)X90

4、mm(厚)等水泥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常见尺寸为190mmX190mmX390mm,辅助块尺寸为90mmX190mmX190mm和190mmX190mmX90mm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的常见尺寸为240mmX380mmX880mm和240mmX430mmX850mm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长度多为600mm,其中a系列宽度为75mm、100mm、125mm和150mm,厚度为200mm、250mm和300mm;b系列宽度为60mm、120mm、180mm等,厚度为240mm和300mm。■粘结材料常用粘结

5、材料的主要成分——水泥、黄砂、石灰膏级配——不同的材料配合的重量比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等;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等。强度——砂浆为刚性材料,主要考虑抗压强度。其强度等级分为:M0.4、M1.0、M2.5、M5.0、M7.5、M10、M15等7个等级。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达到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水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水性能要高于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的和

6、易性优于水泥砂浆。±0.00以下用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用混合砂浆砌筑。砂浆分类:水泥砂浆:水泥+砂+水石灰砂浆:石灰膏+砂+水混合砂浆:水泥+石灰膏+砂+水砂浆的标号:M0.4M1M2.5M5M7.5M10M15M20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二、实体墙的组砌方式(一)墙厚名称:确定砖墙厚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墙厚应符合砖的规格2、墙厚应满足砖墙的承载能力3、砖墙厚度须满足一定的保温与隔热要求4、砖墙厚度应满足必要的隔声要求5、砖墙厚度应满足防火要求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二)砌筑方式1砌筑原则:错缝搭

7、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图6-3)(1).全顺式(图6-4)(2).上下皮一顺一丁(梅花丁)(图6-5)(3).每皮一顺一丁(图6-6、7)(4).多顺一丁(图6-8、9)下一张主页退出上一张2砌块墙体砌块搭接处钢筋网片的设置方法3用空心砌块做配筋砌体4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500mm高左右留出拉结钢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拉结筋不少于2ø6,深入墙内距离一、二级框架沿全长设置;三、四级框架不小于1/5墙长,

8、并不小于700mm。混合结构体系的后砌隔墙,最好在新砌墙两端原有的墙体上有间隔地掏去部分砌筑块材,使得新墙体砌筑时有可能局部嵌入原有墙体,做到新旧墙体有效搭接。合适的高厚比高厚比是牵涉到砌体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增加厚度会增加填充墙的自重。需要时可以采取构造方法来解决。即局部添加钢筋混凝土的小梁(又称压砖槛——每隔一定高度在墙身中浇筑约60mm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内置2ø6的通长钢筋)或者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工,每隔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