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课件1

《精读与略读》课件1

ID:36718107

大小:138.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0

上传者:U-2437
《精读与略读》课件1_第1页
《精读与略读》课件1_第2页
《精读与略读》课件1_第3页
《精读与略读》课件1_第4页
《精读与略读》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读与略读》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精读与略读 一、精读和略读的关系《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种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简单短什,不需要教师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文或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坐精度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 1、什么是精读精读是一种为了达到对读物的充分理解而进行的阅读。这种方式要求认真、仔细、精确地研读读物,最后完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 在理解方面,要求对文章的词句短篇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对于词句,不仅要理解它的大意,还要懂得它在全篇中的地位和自身结构;对于全篇,不仅要领悟它的主旨,还要明了它的结构方式和作者的思路。 在欣赏方面,要求联想丰富、反复涵咏,品味领悟文章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还要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和情感。在评价方面,要求能够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做出客观地衡量和判断。 2、什么是略读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它不如精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有用信息。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它不像精读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而是略“次”抓“要”,略“小”抓“大”。 从阅读的要求来看,精读追求的是读物整体的把握,略读追求的是读物的重点。从学习的程度上看,精读在先,略读在后。从应用价值来看,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研究表明,一般人每分钟阅读500字左右,大脑留下的信息可达90%左右;每分钟阅读200字以下,读后留存在大脑的信息仅为10%。为什么呢?因为速度太慢,脑子里其他意念干扰大多,比如低年级小学生要认字、断词、手指、口动,课文被断裂成许多不连贯的碎片,阅读的效果就低。所以,能够略读,是一个人阅读水平提高的表现。 略读的基础是会默读。还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停下来读每一个字。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阅读,视幅可达几个字到十几个字。最重要的是多看多练,略读中每个孩子的大脑都在飞快地译码,联想。 二、精读和略读的指导(一)“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纤:细小。屑:琐碎。不遗:不遗漏。净尽:一点不剩。课内精读文章是用细磨细琢的功夫来研讨;而阅读的练习,不但求其理解明确,还须求其下手敏捷。 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即逐字逐句、逐段逐章地去钻研,做到精细理解,全面把握。2、仔细品味,融会贯通。即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要推敲琢磨,达到透彻明了,全面领悟。要人家真实体会,也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必须精细剖析,指明“好”在哪里,“美”在何处才行。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如朗读涵泳法、质疑思辨法、比较阅读法、表达阅读法等。 比较阅读法,就是读书的时候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章就内容、或就形式、或就创作意图、或就写作背景、或就读者感兴趣的方面等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比较。 表达阅读法,就是把“表达”作为阅读运用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当成考察阅读内隐活动的一种外化的行为标志。“阅读”不单纯是吸收信息,也包含倾吐信息。读一篇文章,要能把学习的收获用言语“表达”出来,才算“读懂了”、“读透了”、“读完了”。阅读表达不但能有力地强化阅读理解的思维深度,而且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运用的创造水准。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写札记、心得笔记等。 (二)“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提纲挈领: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期待自己获得。 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知道,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要向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度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的时候却以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然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 1、把握大意,抓住重点。略读训练,重在让学生把握材料大意,准确捕捉关键信息。2、提高阅读速度。略读训练要以准确理解为前提,同时也对阅读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确保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4、分阶段指导要点(1)阅读以前,对课文的阅读方法的提示。 (2)阅读问题的分量、程度要顾及到学生的自读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3)分组研究,让每组解答一个问题,上课时报告给大家知道,在听同学和教师的批判。(4)教师要给学生的报告讨论进行主持、审核,给予订正、补充。 检查略读效果,可以起到自我督促的作用。要选择适合该年级学生阅读的文字材料;还要注意考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根据研究,略读以了解全部基本内容的80%左右为宜;高于90%意味着阅读速度太慢,低于70%意味着阅读质量过低。《课标》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粗知”的水平就可定在80%。也就是说,出10道水平差不多的、关于文章大致意思的题目,限时间略读后能答对8道即可。 快速阅读的指导浏览后必须检测阅读效果,通过检测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评价阅读能力,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的信息。”一必须三不能:必须限制阅读时间,测试不能面面俱到,题目不能过细,答案不能要求全部正确。可以教师出题,也可学生出一部分,教师帮助完善。 浏览文章。一种是扫描,线式扫描或面式扫描。手指或铅笔沿着课文做线形移动,眼睛随之扫过手指或铅笔指着的文字,这就是线式扫描。将手指沿着书页的中间下滑,眼睛只看指尖移动的地方,这就是面式扫描。练熟了,面式扫描也可以不用手指,但眼光要一直随着一只无形的手指移动。另一种是跳读:跳过不重要的部分,例如大段的景物描写、例子、一般的数据、图表,直攻主要情节、论点或基本概念。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两结合: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相结合;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重点部分或需要探讨的部分精读。培养快速阅读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反复实践,贯彻始终。 无论是扫描还是跳读,都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目的明确,知道自己要寻找的是什么,有阅读期待。二是关键词明确,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比如一点不了解有关生物工程的知识,就很难浏览这方面的文字材料。三是时间观念强,阅读时不懈怠。 略读、浏览较之精读,共同特点是速度快。阅读者事实上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浏览、略读、精读阅读的。这个综合的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务必纠正过去那种要精读就全文精读、要略读就全文略读的做法,给学生练习综合的机会,交流自己综合的体会,逐步使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 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