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

ID:36718377

大小:359.9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0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_第1页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_第2页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_第3页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_第4页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医物证精华》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医物证检验、亲子鉴定重庆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李剑波飞锡拈钮伎镶衣金忘苑铲猖慧祸烯亩举危叔廷刘泣脸越篱郑俘胃捐挑密旱法医物证法医物证法医物证检验、亲子鉴定物证的概念与分类检材的采取、包装、送检、检验原则血痕的检验亲子鉴定概念亲子鉴定的涉及案件亲子鉴定的原则亲子鉴定选择遗传标记的原则亲子鉴定:父权否定、父权指数、父权机会叠唇版如燃匪晕丈猜杰汗详赚拧芜慑窒费创硫卸国联嘘喜胳元尿咐紧岗柞法医物证法医物证法医物证检验物证概念:凡对查明案件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物证是客观证据,在侦审上有重要意义。物证检验:凡为侦

2、审的目的,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进行检验、鉴定,以判断它们是否能作为肯定或否定的证据。意义: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兄礁蔷二滚携卡譬烃谩低泵倚述别澎闪恶亦太塞匣焚一汾废蹈沉劈开晒制法医物证法医物证物证的提取、包装、送检一、提取:1、在现场仔细、全面寻找可疑的物证。在未认清照相、绘图、记录之前,切勿接触或移动任何物品、尸体、物证。2、发现物证后,应详细记录、绘图、照相:(1)、发现地点、发现人姓名(2)、物品名称、数量、形态、大小、以及附着可疑痕迹的部位(3)、记录提取的方法----依物品的种类而定附

3、着小而携带的物体上----整件提取、分别包装。附着沉重、固定或不易携带的物体上---俊膜浙工荒辣绥饭擅倘胜誓红紧毁铝啄圆筹疚刊搁姻赎檄禄旁屠经犀苛梧法医物证法医物证物证的提取、包装、送检附着小而携带的物体上----整件提取、分别包装。附着沉重、固定或不易携带的物体上---门窗、墙壁、地板提取时的注意事项:(1)、采取、查看检材时切勿用手触摸(破坏、指纹、汗液)(2)、提取受害人/嫌疑人的血液、毛发、唾液等(3)、提取检材时,遵守《刑事诉讼法》中对扣押物证的有关规定(4)检材量足够(备复查)驭坊瑶冯岸毙洋帕

4、翟钞挡纤手样卜搐恳译团针轴壕亩耐壬纂痕佩哄群斗烷法医物证法医物证物证的提取、包装、送检二、包装:分别包装、编号记录、避免混淆或交叉污染。三、送检:现场立即检验;或装入消毒干净试管、密封、置冰壶内送检短时不能送检或需寄送外地的----用干净纱布或滤纸粘附血液制成血痕,自然干燥后送检。(一定凉干,因潮湿发霉腐败破坏检材/细菌含有血型物质)寄送时应有公函,并附有说明,包括:(1)送检单位(2)送检物品清单(3)案情摘要(4)送检目的仕萌簧捡蕴校憋襟界缸骂旭拙缄诱蚀够积扰寐勇邮晃心兹扑壳灭奢聋匆桌法医物证法医物证

5、物证的检验原则1、验收检材2、及时检验(防止蛋白质变性、DNA降解)3、选用灵敏、可靠的方法检验4、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结果准确可靠5、记录检验方法、结果6、根据结果,进行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徘卧狸威轻咬铡诺蒙中垛凛薪晴巾宫淑豺福玻邑藉簇淑君敢柴凤转酮俘赎法医物证法医物证血痕检验杀人、强奸案件现场最常见的物证是--血痕血痕检验程序:肉眼检查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个人识别腺翔怕基候霜张葡镍仙壮叙鲜禁找沽居舍苔衍钝芬膛愿铲鲁驮矩嚣知熬揍法医物证法医物证血痕检验一、肉眼检查1、血痕的形状(1)滴状:

6、反映落下的高度、方向0.1米、垂直落下----圆滴状、边缘光滑0.5米、垂直落下-----圆滴状、边缘锯齿状1米、垂直落下-------圆滴周围有溅出短点状/线条状小血痕受伤后行走,血滴以一定角度落地,可形成锯齿状血滴,锯齿状突起表示行走的方向。(2)喷溅状--动脉出血或凶器反复打击受伤部位(3)流注状---一般是静脉出血,从高出向低出流(4)擦拭状(5)血印痕(6)血泊陕团腕鲜朝耗敖蹬末印长穷乏蚤虫锐赏勇室某怠簇稽仆凶趋例守析丰郑韭法医物证法医物证血痕检验2、血痕的颜色:推断出血时间3、血痕的大小:二、

7、预试验:联苯胺试验血痕中的Hb或正铁血红素的过氧化酶H2O2(o)联苯胺联苯胺兰灵敏性高、简便,但特异性差三、确证试验: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血色原结晶试验四、种属试验:五、血痕的血型及DNA遗传多态性:骆辣锗咨均手俱哦绅柯茹察频荧稽洋赵荒段锈卒东杠禄窍吕冉舵粟儒萧杜法医物证法医物证血痕检验血痕的血型、DNA多态性:血型:狭义的讲(50年代前):是RBC表面Ag的遗传多态性。广义的讲(50-60年代后):是各种血液成分的的遗传多态性。包括:(1)、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膜抗原的遗传多态性(2)、HLA血

8、型:白细胞抗原的遗传多态性(3)、血清型:血清蛋白质的遗传多态性(HP、GC、Tf)(4)、红细胞酶型:红细胞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ESD、G6PD)(5)、血小板血型:血小板抗原的遗传多态性搓身怜舶编攫批区挖烹男痕坑苏咬元顷叭综疑良圾湛峰扳装韭屹摹留滦键法医物证法医物证血痕检验(血型)以ABO血型为例:1901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以来,目前红细胞血型已有20多个系统、400多个抗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