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课件1

《肖邦故园》课件1

ID:36721035

大小:715.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0

《肖邦故园》课件1_第1页
《肖邦故园》课件1_第2页
《肖邦故园》课件1_第3页
《肖邦故园》课件1_第4页
《肖邦故园》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肖邦故园》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肖邦故园雅-伊瓦什凯维奇世界著名音乐家巴赫德国《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和管弦乐《序曲》莫扎特奥地利《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贝多芬德国《英雄》《命运》等交响曲舒伯特奥地利《魔王》《野玫瑰》舒曼德国李斯特匈牙利《浮士德》《匈牙利狂想曲》肖邦波兰《革命练习曲》等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叶甫盖尼·奥涅金》《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克莱德曼法国施特劳斯奥地利《蓝色多瑙河》弗利得利克·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1810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那佐瓦沃拉。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八岁举行了第一次公开演奏,被人们誉为神童。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这些年里,肖邦经常

2、去乡间度假,欣赏自然风光,倾听农民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期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1930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肖邦的朋友、诗人维茨凯维支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像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1830年11月,在萧瑟的寒风和动荡不安的国家局势中,肖邦带着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告别故国辗转来到巴黎。他乡作客、举目无亲。三十年代中期,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1849年,39岁的肖邦在对故国的无限追思中离开人世,身后留下大量的音乐杰作,其作品中的

3、爱国主题历来备受世界的尊重。离世前,肖邦嘱人在自己死后把心脏运回波兰。用燃烧的激情谱写美丽的乐章;用不息的生命演绎浪漫的诗歌——他是波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遭受了祖国沦陷的创伤,经历了爱情坎坷的波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肖邦的音乐记录了一段祖国的历史和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光流逝,铭刻在我们心里的是他那激荡灵魂的音符。记住这个名字——浪漫的代名词——Chopin!肖邦画像雪橇簌簌婆娑缱绻掳掠  灰烬马厩夙愿庇护厄运瘠薄通衢命运多舛茕茕孑立读准下列字音分析课文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第二部分(第3—8段),重点阐述肖邦故居以及它周围

4、的环境与艺术家创作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肖邦故居的朴素、简陋,周围景致的形、声、色的微妙变化,以及它们在肖邦音乐中的完美体现。第三部分(第9—12段),作者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里,青年时代的故园告别,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第四部分(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主题在这里得到升华,强调了肖邦之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分析课文第五部分(第20—27段),这是本文中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

5、,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已。分析课文阅读思考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简朴清寒简陋古迹圣地殿堂通过对比来衬托肖邦的伟大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有何内在联系?肖邦故园影响了肖邦的音乐风格,是肖邦音乐的源泉之一。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

6、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我就生长到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不曾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10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

7、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一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故乡》《祝福》《社戏》《孔乙己》,都是以绍兴的风土人情、文化心态、和社会状况为原型的。一个人的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它们会转化为日后的艺术创造,成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旋律和意象。本文对肖邦出生地的自然风景作细腻描绘,对他的音乐作品作深入分析和比较,深刻说明祖国和故乡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