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

ID:36730851

大小:427.3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4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_第1页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_第2页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_第3页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_第4页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物理受力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北京四中高考综合复习:力、物体的平衡专题审稿:李井军责编:郭金娟  ◆知识网络  ◆高考考点  考纲要求:知识点要  求说  明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及分解Ⅱ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重力,重心。Ⅱ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Ⅱ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Ⅰ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Ⅱ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Ⅱ  复习指导: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本专题知识百分百出现,大部分情况是与其他知识综合出题,主要涉及弹簧的弹力、摩擦力、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等。本

2、章单独出题往往以摩擦力、力的平衡为主,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难度适中。  鉴于本专题是物理学的基本,仍然是高考出题的重点、热点,其中静摩擦力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将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能力立意命题的原则下,出题人会考虑创新的情景以考核这部分内容.命题的题型将不会有大的变化。  ◆要点精析  力:  (1)力的本质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受力者必有施力者,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在受力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力作用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3、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一个力时必须具备这三点);  (5)力的分类: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根据效果命名的有压力、支持力、拉力、下滑力等。  重力:  (l)重力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  注意:重力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因为地球的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产生使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计算时一般可取mg=GMm/r2。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情况下,重力仍是那么大。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此物体上,如救生圈等环状物体。  弹力:  (1)弹力的产生: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又有恢复原形的趋势而发生,它作用于使此物体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上。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对于形变明显的情况(如弹簧)可由形变直接判断,形变不明显的通常用下面三种方法:  方法1:“假设法”分析物体间的弹力:欲分析一物体的某一接触处是否有弹力作用,可先假设没有所接触的物体,看看被研究的物体有怎样的运动趋势:①若被研究的物体倒向原接触物的一边,则两者之间有挤压的弹力,它们之间的弹力方向必与接触面(或接触点

5、的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的内部;②若被研究的物体倒向远离接触物的一边,则两者之间只可能产生拉伸的弹力,倘若仅是物体与细绳连接,它们之间的弹力方向必定沿绳指向各自的外部;③若被研究的物体仍不动,则两者之间无弹力。  方法2:“替换法”分析物体与杆间的弹力:用细绳替换装置中的杆,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能维持,则说明这个杆提供的是拉力;否则,提供的是支持力。  方法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弹力:由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体间的

6、弹力。 (3)弹力的方向:线的拉力沿着线的收缩方向,面与面、点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 (4)弹力的大小:对于弹性形变的物体(如弹簧)产生的弹力F=kx(胡克定律),其中x是相对于自由态时的压缩量或伸长量。  摩擦力:  1.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挤压而又发生相对运动或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间,其效果总是起着阻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作用。它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两种。  注意:  总是起着阻碍相对运动的作用,并不等于起着阻碍运动的作用,如木箱放在汽车的平板上,当汽车向前加速带动时,无

7、论木箱对汽车是静止或打滑,汽车对木箱的摩擦力都是向前的,此时摩擦力对木箱起着动力的作用,对物体做正功。  2.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有三种)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1)假设法:即先假定没有摩擦力(即光滑)时,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若能,则有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若没有,则没有静摩擦力。换句话说,静摩擦力的存在是为了使两物体相对静止,若没有它,两物体也相对静止,就没有静摩擦力。 [例1]如图甲中,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水平地面光滑,外力F作用于物体A上,使它们一起运动,试分析两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8、。甲 [分析和解答]  假如没有摩擦力,当F使物体A向右加速时,物体B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经一小段时间后它们的相对位置如图乙,所以物体B相对A发生了向左的运动,即物体B相对A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A对B的静摩擦向右(与B的实际运动方向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