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ID:36734342

大小:57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4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本试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两部分。卷Ⅰ第1-7页,卷Ⅱ第8页。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2.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卷Ⅰ(选

2、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能够反映商周政治状况的是大巫人王A.B.C.D.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4.从西

3、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5.下列图片信息对哪种税制的出现产生重大影响A.井田制B.初税亩C.编户齐民D.租庸调制6.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地向金属工具过渡的时间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时期D.秦汉时期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其中涉及商鞅改革的措施有①废井田②奖励耕织③废分封,行县制④统一度量衡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

4、③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9.下列主张与孔子“贵贱有序”维护西周的“礼”实质截然不同的有①老子的“无为”②商鞅的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③韩非子的法不阿贵④管仲的“相地而衰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A.继承了秦国王位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灭六国统一天下D.修建万里长城11.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12.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

5、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1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岁4县,郡所设在番禺。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所统辖的地区就是他自己的封地14.秦国能统一六国是国强的结果,但统一后,没有执行富民政策,最终灭亡。秦统治者违背富民政策的主要措施有①徭役繁重②刑罚不均③赋税沉重④兵役连年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③

6、④D.①②15.(原创)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至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全境共有一百零九个郡国,为西汉一代郡国最高数,其中郡九十一,王国十八。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国家版图进一步扩大B.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C.全国行政区得到重新划分D.汉武帝雄才大略16.《后汉书》载:“……班超定西域……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西海是指A.地中海B.红海C.巴尔喀什湖D.波斯湾17.“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大秦使者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B.中国的铁器、丝

7、绸等西传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D.佛教传人中国18.三国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下列地区中,属于这一阶段新兴的产粮区的有①洞庭湖流域②鄱阳湖流域③成都平原④三吴地区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1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民族融合B.一些统治者劝课农桑C.实行均田制D.北方人口南迁20.(原创)“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致日昃。五品已上,引之论事。宿卫之人,传餐而食。”说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21.(原创)杨坚建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为统一奠定了基

8、础。其改革内容包括①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