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

ID:36739978

大小:1.2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4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_第1页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_第2页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_第3页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_第4页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6蚯蚓及其他环节动物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蚯蚓(参环毛蚓)的形态结构,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认识环节动物门的常见种类。二、实验材料1.参环毛蚓的活个体或浸制标本、蚯蚓横切片。2.沙蚕头部和疣足装片。3.其他环节动物的浸制标本。三、实验器具与药品放大镜、显微镜、解剖剪、眼科剪、各种镊子、解剖针、蜡盘、大头针、50%和95%酒精等。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参环毛蚓外形观察参环毛蚓身体呈长圆柱状,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数约为120-169节,体节之间为节间沟。除体前端第1和后端的2、3节外,每体节中央有一圈刚毛(用指逆抚,可感觉)。身体前部第14-16节无节间沟,在生殖季节形成棕红

2、色隆肿的生殖环带(图6-1)。前端口位于围口节(第1节)的前端,环绕口的周围有一可伸缩蠕动的肉质环,称为口前叶。后端肛门纵裂,在身体最后端。背面为颜色较深的一面。从第11节开始,每节的节间沟近背中线处均有一背孔,体液可以从背孔向外射出(吸取95%酒精滴于虫体背面可见)。腹面为颜色较淡的一面。在7-8、8-9节之间的腹面两侧,有两对受精囊孔。雌性生殖孔1个,位于第14节的腹面中央,雄性生殖孔1对,在第18节腹面两侧。(二)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解剖观察先将蚯蚓放入50%酒精中麻醉处理,待虫体受刺激而无反应后将它伸直,并用大头针图6-1参环毛蚓蚯蚓的外部形态图6

3、-2蚯蚓的解剖(自江静波等)A.前端腹面;B.后端背面。(自江静波)将两端固定在蜡盘上,背面朝上。用眼科剪从身体中部背中线略偏右处自后向前剪开体壁(注意剪刀尖稍向上挑剪,以免剪伤内脏)(图6-2)。从各体节的节间沟内可以见到明显的隔膜,把体腔分隔成许多小室,体腔内充满黄色的体腔液。用左手持镊子夹住体壁,右手持剪刀紧贴体壁切断隔膜,使体壁与肠壁分离,再用大头针每隔8-10个体节以45º斜插固定,然后加水在解剖盘内浸没虫体,按下列顺序进行观察。1.消化系统剖开蚯蚓,可见一条纵贯身体中央的消化管(图6-3)。口腔位于第1-2节;咽位于第2-5节,肌肉发达,较膨大;食道细长,位于第6-7节;嗉囊

4、稍膨大,位于第7-8节;砂囊位于第9-10节,为富于肌肉的球状构造,能磨碎食物;胃(小肠)细长,富含腺体,位于第11-14节;肠(大肠)比小肠粗大,自第15节起至身体后端的肛门。在肠的背面有陷入肠腔的皱褶称为盲道,可以增加大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在第26节处,由肠的两侧向前伸出1对锥状的盲肠,能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图6-3参环毛蚓的消化系统1.咽;2.砂囊;3.肠;4.纳精囊;5.精巢囊;6.精巢;7.储精囊;8.输精管;9.卵巢及输卵管;10.心脏;11.背血管;12.前列腺;13.性腺;14.血腺;15.盲肠。(自江静波等)2.循环系统为消化管背腹面和前部两侧呈红色的管状结构(图6-4)

5、。背血管1条,纵贯消化管的背方;腹血管1条,纵贯消化管的腹面(用镊子把大肠向一侧拨转可见);心脏为连接背腹血管之间的4对环血管,位于7、9、12、13体节,环血管较粗大,且能有节奏地跳动;神经下血管1条,纵走于腹神经索链的腹面;食道侧血管2条,位于消化管前端两侧,在第14节处汇合连接神经下血管。3.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主要位于体前第7-14节内(图6-5)。(1)雄性器官贮精囊2对,位于第11、12节,附着在腹面的体壁上,其背叶由两侧向上包围消化管;图6-4环毛蚓的循环系统1-16.顺序示节数;A、B.背血管及背肠血管;C.胃上血管;D.食管侧血管;E.腹血管及其体壁支;F.神经

6、下血管及其体壁支;G.砂囊;H.咽。(自刘凌云等稍修改)精巢囊2对,位于第10、11节的腹壁上(贮精囊的前方),每一精巢囊包埋有1个精巢和1个精漏斗,第10节的精巢与第11节的贮精囊相通,而第11节的精巢与第12节的贮精囊相通,和精巢连接的精漏斗分别发出2对输精管汇合为1对,通至第18节的雄性生殖孔;图6-5环蚯蚓的生殖系统(自刘凌云等)图6-6蚯蚓的神经系统(自刘凌云等)前列腺1对,位于第17-19节(雄孔周围),呈黄色菜花状。(2)雌性器官:卵巢1对,由呈小指状的卵巢管组成,位于第13节,附着在前方隔膜的后面。在靠近后方隔膜处有1对卵漏斗,呈喇叭状;输卵管1对,接于卵漏斗后面,穿过隔

7、膜在第14节腹面中央会合通至雌性生殖孔;受精囊2对,分别位于第7-8、8-9节的腹面两侧。每一受精囊包括一个梨状囊,一条短管和一条盲管,最后开口于受精囊孔。4.神经系统脑(咽上神经节)位于咽头前背面,由一对白色的双叶状神经节合成,由脑发出神经通至咽、口腔和口前叶(图6-6);围咽神经1对,从脑的两侧发出,向下绕过咽头至腹面;咽下神经节1对,位于咽头腹面,与围咽神经相接;腹神经链由咽下神经节伸向体后的一对神经索愈合而成,腹神经链在每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