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

ID:36754456

大小:648.6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5-10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_第1页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_第2页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_第3页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_第4页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的本质与形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信用的本质与形式第三章利率及其决定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及其原因第二节现代信用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的发展第四节现代信用的形式第五节利息和利率第六节信用的性质第七节信用的作用LOGO考核知识点:1、信用与信用经济2、高利贷信用3、现代信用的形成和主要形式4、利息5、利息率6、信用的性质7、信用的作用LOGO2.1信用的产生及其原因一、什么是信用(一)信用的含义1、道德含义:道德层面讲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2、法律含义:以法律形式保障信用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经济含义: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的借贷行为。LOGO(二)信用的要素1、信用的主体

2、:债权人与债务人债权人(Creditor),将商品或货币借出,称为授信;债务人(Debtor),接受债权人的商品或货币,称为受信。2、信用的客体:信用工具(契约)3、债权债务关系4、一定的时间间隔LOGO(三)信用的特点1、条件性—还本付息2、增值性—获利、付息3、单向性—价值单方面转移(四)信用的本质资金余缺调剂,体现一定生产关系LOGO二、信用的两种基本形态1、实物形态2、货币形态三、信用产生的原因1、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根源2、私有制和贫富两极分化——前提3、商品或货币占有不均衡——直接原因LOGO四、高利贷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信用的历史非常古老,而最原始的信用是高利贷信

3、用。高利贷信用——借贷资本信用——现代信用(一)高利贷信用1、定义: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LOGO高利贷产生的历史久远,早在原始公社制度瓦解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用形式。高利贷的高利率,也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有密切联系。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的获得比较困难,而贷款的需求却相对较大,在货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高利贷者便可以索取高额利息。LOGO2、不利之处高利贷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破坏原有的生产方式,但它同时又不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以后,高利贷才失去其统治地位。LOGO在从封

4、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高利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促使资本主义前提条件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高利贷者通过高利盘剥,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有可能从高利贷资本转入产业资本,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之一。同时,它又使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促使雇佣工人队伍的形成。LOGO第二节现代信用的形成与发展一、现代信用的特征1、现代信用是在和高利贷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同高利贷信用进行斗争,高利贷逼迫降息,为适应资本主义的要求,高利贷信用转化为资本主义信用2、现代信用的基础:现代高度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亦可称为市场经济——起源于资本主义萌

5、芽时期和初期阶段。LOGO注:高利贷作为统治地位的信用方式已经不存在,但高利贷并没有完全消失。二、现代信用的形成1、资本主义信用开始——基本代表2、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社会主义信用资本主义资金供给的三个渠道:(1)高利贷资本转为生息资本(2)把一切以往的单纯贮藏货币转化为可增值信贷资金。(3)资本主义经济内部闲置资金和未用积累——长期起作用,现代信用的基础和根基LOGO三、资本主义经济内部闲置资金的调剂是现代信用产生和运行的基础1、产业资金循环必然出现闲置资金2、资本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的资金调剂扩大了信用活动的范围3、国际收支与国际信用LOGO一、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盈余与赤

6、字、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二、信用关系主体 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国际部门扩展部分LOGO三、信用关系中的个人(家庭)1、个人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分析2、家庭也有盈余和赤子问题,需要调剂3、家庭余缺调剂表现为:借入(借款、贷款)借出(投资、存款)4、家庭是资金的净借出者借出大于借入LOGO四、信用关系中的企业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现代信用关系中的主要成员。2、企业更有盈余和赤子问题,更需要调剂3、企业余缺调剂也表现为借入和借出4、企业是资金的净借入者借入大于借出LOGO五、信用关系中的政府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赤字普遍存在且数量可观。在盈余或平衡的预算条件下,因支先于

7、收等原因,政府也需不时借入货币六、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和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与国际收支顺差。七、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一方面作为企业自身经营会形成的盈余与赤字;另一方面作为金融媒介,聚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对比所形成的特殊差额。LOGO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的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的发展原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之后,总的说信用即处于停滞状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用状况1、我国“文化革命”中及以前信用处于萎缩,并认为是资产阶级法权,限制其使用。2、改革开放后信用及信用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