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

ID:36755622

大小:719.44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4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_第1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_第2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_第3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_第4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一、编写说明《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语文)》(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安徽省教育厅有关中考改革的相关文件,并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制定的。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古诗文考查材料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为主,涉及课外的材料应短小、浅显,与学生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相关。口语交际能力纳入“

2、语文综合运用”考查的范围,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二、考试性质与目标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我省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初中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时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这一考试的组成部分。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

3、的语文素养。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侧重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品1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本《纲要》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分别用A、B、C、D、E表示)的角度,确定语文考试要求的层次。表述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例如,认读常用的汉字,默写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例如,体会和

4、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C.分析综合指从整体的角度着眼,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语言材料。例如,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例如,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能写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文章。E.欣赏评价指对语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考

5、查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在阅读中,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写作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上考试要求的五个层次是阶梯式的,即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都同时包含较低层次的要求。三、考试内容与要求本《纲要》从语文积累、阅读、写作和语文综合运用四个方面,提出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表述如下:第一部分语文积累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A)2.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A)3.规范、熟练地书写常用汉字。(A)4.熟练使用《新华字典》。

6、(D)25.积累并会运用常用词语。(D)6.借助所学知识仿写或变换简单的句子。(D)7.准确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A)8.知道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B)说明:※(A)表示考试要求的层次为A(识记),下同。第二部分阅读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C)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C)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C)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或说明的人物、事物的特征。(C)5.领会科技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B)

7、6.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做出判断。(C)7.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B)8.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E)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E)10.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B)11.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做出分析。(C)1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B)13.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B)14.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E)15.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B

8、)16.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B)17.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C)18.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E)第三部分写作1.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E)2.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