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

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

ID:36758748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_第1页
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_第2页
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_第3页
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迁移 想象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色花》教学设计张北第三中学刘丽超【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散文诗两首》中的一首。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都是书写亲情的美文,《金色花》也不例外,本课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体现了人间最圣洁的母子之情

2、。作者泰戈尔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诗中所表达的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优美的语言也足以感染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生。学习本课,首先要达成本单元要求,即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学习朗读;其次,还要能感受母子情深,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熏陶作用。【学情分析】初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最适合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孩子总是忽略父母对他们的默默关怀和深深的爱,更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因此,学习本文能很好的开启他们爱的心门,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母爱,懂得回报母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教学方法】1、教法:朗读法,点拨法,品析法2、学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4【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

4、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新课(3分钟)课前播放满文军的《懂你》,音乐结束后,老师简洁引入:“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我们去爱,母亲。今天,让我们走进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去感受那份纯洁的永恒的母爱吧!”设计意图:以音乐式导入,一是可以缓解一下课前紧张的气氛;二是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一种温情,使他们迅速进入诗歌角色中。二、窥一斑而知全豹听读感知(5分钟)1、检查预习——学生展示积累的字词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罗摩衍(

5、yǎn)那B、解释下列词语。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2、教师配乐朗诵诗歌(投影:与课文配音协调一致的动态画面),学生准备回答问题:(1)A、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B、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C、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这孩子。(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

6、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舒缓、深情三、美文共赏读感知朗诵(15分钟)1、初读感知(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边读边思考圈点勾画: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投影:例1:我从文中“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4我不告诉你,妈妈。”知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淘气、撒娇、精灵)的孩子。朗读指导:“笑嘻嘻”、“跳舞”读得轻快,活泼;“暗暗”“悄悄”轻声,声音渐弱。体现“我”兴奋、

7、得意的心情。例2、我从文中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知道这是一个慈爱的妈妈。焦急的语气。(2)学生用句式“我从文中______________中,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妈妈(孩子)”交流阅读感受。2、细读品析(1)课文给我们展现了哪三幅“我”和妈妈嬉戏的场景,读一读,看看一天中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从中能看出人物什么特点。A、首先请同学概括文中描绘了哪三幅场景?明确:清晨,当妈妈沐浴后祷告时,“我”散发出花香;午后,当妈妈在窗前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