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

ID:36760206

大小:5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4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1页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2页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3页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4页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课程的内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是进行课程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相互沟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或凭借。但是,要对课程给出一个精确而又被大家认可的定义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课程本身是复杂的,是发展变化的,而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视角又有所不同,因而导致对课程的理解莫衷一是。有认为是教学内容的有认为是计划的又认为是经验的。而我更偏向于经验说。首先将课程界定为经验的是卡斯威尔和坎伯尔(Caswell&Campbell,1935)。他们在《课程发展》一书中主张学校课程包含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有经验。这个学说提出:课程是学校内学生所遭遇的一

2、切有计划、有组织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为了教学目的而设计的;课程是学生所参与的一连串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改变学生的知识能力而设计的;其实,教就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研读探究逐渐获得经验,再由这个教师引导、自己感悟所总结出的经验去探究下一个知识。例如:我在教引导学生学习写观察日记时,先让他们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时,他们首先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如长颈鹿的白色皮毛上长着一些斑点,它的脖子是长的,它吃食时爱吃高树上的叶子。四肢细长秀美。尾巴长长的像一把扫帚。然后我再让他们看些写动物的范文,总结其优点。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会

3、由此总结出一些经验即1、观察事描写动物要有顺序:如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外形到习性。例如:描写顺序应是皮毛——头部——脖子——四肢——尾巴——吃食。2、描绘时要少用“它的……如何”一类的主谓句多用短句或长短结合动宾词语。例如“他的脸是……样的,它的眼睛是……样的,它的耳朵是……样的”等句子就不如写成“……的脸,……的眼睛……的耳朵如何如何”例如:长长的三角型的脸上嵌着一双又黑又亮的椭圆型的眼睛;细长而秀美的四肢健壮而有力。3、把观察再细致些。如“竖起的耳朵,不时的动着,时刻警觉着,好随时能躲避周围的一切危险。头顶竖着的两个角,犹如一顶王冠

4、。”4、恰当运用动词,这样句子会显得生动活泼。如“长颈鹿的白色皮毛上长着一些斑点”中的“长”就不如换“点缀”。5、多用比喻句,如“它的脖子是长的”究竟长得什么样?可以用个恰当的比喻,像个长长的粗水管。6、贴切的比喻会为习作增添色彩。如“长长的尾巴犹如一把拂尘”比“尾巴长长的像一把扫帚”更贴切。7、可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恰当的联想。如“我想一定有许多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渴望在考试时也长个这么长的脖子吧。”8、可用问答式的句子显得亲切,犹如与人交谈娓娓道来。例如:高个子的它爱吃绿色植被,可是吃地上的草多麻烦呀,还是吃树上的叶子吧,既方便又可口。你喜欢这个

5、温顺善良可爱的长颈鹿吗?我想,这样的经过学习、体会——总结经验——运用操作,就是一个完成课程的过程。如此理解课程,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学会自我发现、自主研究、开拓其思维和创造力点滴积累,培养习惯,汲取营养,学为所用-------语文作文训练讲座鹤岗英华中学赵毅源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丽图案,引发我对环境保护的深思,让美景不要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应留在生活里。D:新窗帘挑战大家的爱心,用心呵护新窗帘就是呵护生活中的美,关爱呵护我们学习的环境,就是爱我们这个大家庭。同学们,有信心吗?E:距

6、离产生美,刺眼的阳光透过窗帘变得温柔可爱了许多……F:窗帘不怕日晒,不怕风吹,挡住炽烤,挡住尘埃,就像父母、老师的关爱,就像清洁工人默默的奉献……抓住生活的一点灵光,情之沸涌,意霁字间。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哲理:”只要留心、用心,“得来全不费功夫”。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笔去抒写,尽享思索、感悟之妙趣。2、到生活的大海中去弄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与学生一起拟定一些语文实践及调查课题,如店名拾趣、名字探秘、寻访名人踪迹、感受戏曲文化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

7、间走上街头,走近生活,去走访,去搜集,去筛选,去整理,零距离接融生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感悟生活和写作习惯,完成由书本向生活过渡、衔接。3、强化个性化阅读的习惯。孟子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不要迷失自我,不盲目地苦读。不管是课外读物,还是教材文本,从培养学生人性化阅读做起,读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悟,养成用自己的心灵去审视文章的习惯。不仅培养学生大胆取舍,为我所用的自信,还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读问题的思维习惯。个性的张扬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方向,也是写作追求的一种境界,“个性即风格”。养成

8、了善思、善感的习惯,还愁“笔下无情”、“笔下无理”吗?文章的立意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三、勤练、多改的习惯养成“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的术语不仅适用于技能训练,也适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