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

ID:36764731

大小:1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5

上传者:U-2437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_第1页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_第2页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_第3页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_第4页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国培计划(2015)”——新营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以及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宁教师【2015】113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国培项目,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组织管理为了圆满完成此次培训任务,最大限度提高培训效率,学校成立新营中学“国培计划(2015)”领导小组组长:张彦会副组长:陈军昌王永昌曹克勤学校管理员:安学明教研(社区)管理员:王永昌学科坊主:曹克勤杨海红黎福银王志贞柯占库王再春二、建立学科坊根据我校实际,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以下学科坊:1.语文学科坊(17人)坊主:曹克勤学员:陈国玺陈军昌陈强杜世全康世堂李海萍李金山刘武马玉春宋延军谢有斌姚忠义张志国张智贤赵富强赵鸿业2.数学学科坊(14人)坊主:杨海红学员:安国智安学明何进专康乐马慧娟桑成王芳迎王生强王小莉王旭棉杨维军张海莉张明昆3.英语学科坊(12人)坊主:黎福银学员:安晶邓芳珍黄晓芳靳国繁康莉娜李生彦王永昌赵娟朱巩朱丽蕊伏世鹏4.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坊(11人)坊主:王志贞学员:崔彦荣李彦刚罗彦军牛鹏程王自全徐志虎陈玉香李建忠喜娟娟吴登瑶10 1.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坊(14人)坊主:柯占库学员:安永强冯晓博马玉仓南天星司小艳张军张学森张彦会赵晓玲马慧娟宋振国冯亚宁蒙转翠2.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坊(11人)坊主:王再春学员:刘佺玉田耀明魏相征王志智张宏建李俊荣陈俭徐峥薛俊香张育智三、建立学校教研社区教研社区管理员:王永昌社区学员:我校全体参训教师共78人四、各角色职责(1)学校管理员工作职责A、建章立制。制订我校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组织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和办法,将本次学员和指导教师的培训纳入本地继续教育管理,并给予学时学分认定;提供研修的活动经费、场地、设施、设备及时间等必要保障。B、组建团队。确定分学科指导团队负责人,分学科建立教师工作坊。C、督促学情。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了解项目进展,督促学情,及时回答并解决相关问题。D、培育典型。提炼工作经验,推出学校样板教师工作坊,遴选并提炼优质生成性资源成果;定期编写研修简报,包括研修计划、总结及不少于一期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2)工作坊坊主工作职责A、制订计划。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制定研修指导方案与计划。B、专业引领。根据项目要求,结合我校研修工作,督促坊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四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主题研修活动,促进学研用相结合,推动研修进入课堂,帮助学员把网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之中。激发教师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员在学习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归属感和影响力;C、答疑解惑。参与答疑活动,汇总学科问题;跟踪项目,及时给与解答学员问题;批改本学科学员的自荐作业或被推荐作业,并从中进一步遴选优秀作业继续逐级推荐点评。D、汇聚成果。注重培训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组织评课、大赛、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做好成果提炼、推优与积淀工作;定期编写研修简报,包括一期区域研修计划、一期研修总结。(3)教研社区管理员工作职责A、制订计划。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制定线下研修指导方案与计划。10 B、专业引领。根据项目要求,结合我校研修工作,组织指导各工作坊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主题研修活动,促进学研用相结合,推动研修进入课堂。支持并推动工作坊组织跨校主题研修或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现场活动。C、汇聚成果。组织指导各工作坊评课、大赛、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汇总各工作坊成果,建立学校资源库。五、研修目标本次培训采取“集中骨干培训+网络研修+跟进指导”的方式,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解决为内容,以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为形式,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有效结合,任务驱动、示范指导、成果导向,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培养和优化我校教师团队,努力使我校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常态化。具体目标如下:(一)学员目标1.明确信息技术应用方向。通过学习前的诊断测评和培训后的发展性测评,帮助学科教师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实际水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2.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或转变学习方式相应技能,努力消除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弥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缺失,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3.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学科教学能力。通过成果研磨,提高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能力,制作自己本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案例,有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4.参与混合研修促进专业发展。在研修网专家及教务主任(学校教研社区管理员)的带领下,通过网络和实践测评,促使学员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网络社区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二)学校教研社区目标1.建立学校混合研修机制。以本次培训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任务驱动式研修,帮助学校建立混合研修机制;通过移动学习,使学习内容和时间碎片化,方便教师学习。2.培养混合研修骨干队伍。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培养各学科及校本研修的骨干队伍,帮助他们学会利用教师工作坊、学校研修社区等手段,能够参与、设计、组织、管理混合研修活动,推进区域混合教研工作的开展,使教师能够时时得到同伴互助。3.生成信息技术应用资源。通过项目驱动,在参训教师中发掘、研磨、提炼一批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精品资源,充实、推动并及时更新我校学科资源库建设,使教师时时有鲜活的资源可学。六、研修对象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对象为我校校全体教师,共79人。七、研修内容及阶段安排1.研修内容本项目共120学时,包括信息技术60学时、网络社区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36学时和国培大讲堂24学时。2.研修阶段学员根据个人需求及各阶段任务选学相应的课程,参与线上线下活动,完成学习和实践的任务。阶段安排如下:10 阶段阶段说明网络课程混合研修活动课堂应用(实践作业)网络研修(坊员)校本研修(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组织)区域研修(学科工作坊坊主组织)第一阶段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2周)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研修安排、考核要求等,进行诊断测评,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研修聚焦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解决,撰写一份个人研修计划。1.课程导学2.平台操作指南3.国培大讲堂1.学习网络课程;2.完成实践作业;3.参与研讨活动4.提出问题,发起问答;5.上传资源;6.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组织本校教师训前集中1天,开班动员、熟悉方案、明确研修任务,制定个人研修计划。组织研修活动,带领坊员开展“如何做互联网+时代的好教师”网络研讨活动作业1:诊断测评,反思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交一份个人研修计划。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3周)学习网络课程,结合本学期执教的一个单元(或主题或一节课),从上阶段梳理出的单元学科重难点中,确定一个本次研修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在分析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提交。(在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组织坊员进行集体备课,在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互评和研讨,评选出优秀的教学设计,至少推荐一份至学科工作坊。组织研修活动,指导坊员围绕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作业2:结合本人执教的一个单元(或主题或一节课),提交一份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设计10 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3周)本阶段在上阶段教学设计及学友观摩点评的基础上,坊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提交一份课例(课堂实录或教学片断)。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课程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践;在实践中,尽可能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组织课例观摩活动,推选出校级优质课,每个教研组(备课组)至少推荐1份课例至学科工作坊。组织研修活动,带领学员进行课堂应用,引导坊员研讨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作业3:提交一份该重难点解决策略实施的PPT课件/微课;有条件的老师再提交一个或多个能够说明重难点解决的课堂实录片断。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3周)本阶段坊员根据上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实践的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课后检测试题,检测学生对所选定单元重难点学习效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课程1.在课例观摩的基础上,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组织坊员集体分析、研讨、找出问题,优化重难点解决策略,推荐优秀的教学重难点资源包至学校;2.校内组织线下实践测评活动,推荐10%优秀成果至区县组织研修活动,对如何进行重难点教学效果检测开展研讨。作业4:提交一份重难点教学效果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第五阶段研习解难案例反思课堂教学(3周)学习项目组提供的重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的示例课程,反思自身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提交教学反思。1.学科核心素养课程;2.学科教学重难点示例课程组织研修活动,带领坊员分析示例课程并分享教学反思;指导校内研磨、坊内交流,评选本坊优秀作品作业5:提交一份教学反思。第六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成果精彩绽放(4周)参与精彩绽放活动,项目总结、推优评优,跨坊展示交流、总结表彰1.专业发展类课程2.教学研究类课程参与精彩绽放活动学校社区建设,成果沉淀,推优评优,研修总结研修总结、推优评优,跨坊展示交流、总结表彰 10 八、研修方式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与单元教学同步,实施“课中学学中做做中变”的混合培训,将递进式线上线下混合研修贯穿始终。学员通过诊断测评发现问题(测)——线上学习课程资源(学)——线下研讨选定难点(选)——学校研磨解决策略(研)——课堂现场教学实践(用)——校本研修检测效果(检)——网络平台提交分享(展)——区域研修评选精品(评)的学习流程的循环,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技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学研用”结合。九、考核评价1.学员 2.学校管理员评价指标指标描述分值培训方案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计划(校本研修须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特色突出,含校本研修组织管理、校级骨干培训者团队建设、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10研修简报提交一期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一期研修总结,每期简报10分,至少2期,本项满分20分。2010 组织管理1.学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302.学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分。3.学员90分以上达到15%以上:计10分;10%-15%:计8分;5%-10%:计6分;5%以下不得分。研修活动学员参与研修活动达到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分。10学员线下研修活动成绩评定:所有学员的线下研修活动成绩都被评定得10分,否则不得分。10资源建设推荐本校10%的优秀资源到县级及以上资源库,20分。20满分100分 3.学科坊主考评维度得分细则分值研修组织力组织管理学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计5分;85%-94%:计4分;70%-84%:计3分;50%-69%:计2分,50%以下不记分。5学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计5分;80%-94%:计4分;60%-79%:计3分;50%-59%:计2分;50%以下不得分。5研修简报撰写研修简报,包括一期本坊研修计划、一期线下研修活动情况、一期研修总结,每期简报10分,本项满分30分。30研修指导力作业指导推荐学员的研修作业不少于10篇,每篇0.5分,满分5分;点评学员的研修作业不少于10篇,每篇0.5分,满分5分。10资源建设(生成性作业资源包建设)1.推荐本坊优秀资源包不少于10%到项目组资源库,计10分;8%-9%,计8分;5%-7%,计5分;5%以下不计分。2.点评本坊学员2%的优秀作业资源包(从10%推荐作业资源包中选择点评),计10分;2%以下不计分。20研修活动发布网络研修活动,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参与研讨,每次5分,至少4次,满分20分。20个人学习力看课观看网络课程达到300分钟,得10分。10满分100分 新营中学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一日10 自我诊断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只重视备教法,即只考虑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体现新课程理念。却忽略了备学生这一环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认为只要自己明确了的、理解了的,学生也一定会明确,一定能做到,盲目地以为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会按照原计划完成操作。事实上,学生正以他们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来解释知识。所以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理解知识,学会技能。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是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和讨论,团结协作意识越来越强。研修主题在互联网+计划中,应用新型教与学理念,学习更好地使用Flash、PPT、电子白板、屏幕录屏等新的教学方式、手段,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的观念的变化体现到课堂!个人研修安排学海无涯,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每个教师都需要终身学习。教育工作是动态的鲜活的进步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社会时代的步伐,这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理念。特制订本学期个人进修计划。10 一、指导思想依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八年级生物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二、教研目标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执行教学。三、教研措施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2、通过网络学习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10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要做到努力争取多一点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获取新的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自己口语、粉笔字、普通话等的训练。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所需要的支持网络化教学的各种设备以及丰富的生物实验器材、材料。关键词: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