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质概念机率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

ID:36765439

大小:253.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0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_第1页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_第2页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_第3页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_第4页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本质概念机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數學本質概念---機率欣雁、婉貞數學結構認知結構迷思概念教學策略教材分析貳、行為異常的分類1.古典機率(或稱理論機率)---將機率的概念以“相同的可能性”來解釋做任何一個隨機試驗,共有n種互斥的且出現可能性相同的結果,其中滿足性質A的有n種,則事件A發生的機率為p(A)=n/N數學結構機率的定義經驗機率(Empiricalprobability)(或稱次數機率)---以在多次重覆實驗後,一事件出現的頻率來表示機率,此即統計的定義,或客觀的解釋。一隨機實驗重複試行n次,則事件A發生的機率為該實驗在長期試驗中事件A所出現的次數f與實驗總次數的比。也就是P(A)=f/n數學結構機率

2、的定義主觀或直覺機率(SubjectiveandIntuitiveprobability)---以觀察者對一事件的相信程度來定義機率,此即主觀的觀點。例如:明天會下雨的機率是80﹪某公司的行銷經理預測新產品上市的成功機率是0.7機率的定義數學結構兒童概念發展---Piaget理論1.七歲以前的兒童是屬於運思前期,尚無法區分事件之必然性和可能性。*假如事件A和B,像事件A出現的次數較多,下一次兒童將預測B,其理由是“B常被跳過”。*從袋中抽一個白球,放回去再抽第二球時,兒童會覺得不一樣,其理由是因為白球已被抽過了,第二次應會抽到其它的球,因此兒童沒有隨機的概念。認知結構*Pia

3、get亦注意到某些兒童常以所觀察的事件多量作為預測判斷而完全忽略了群體的比值。例如:一個箱子有三個黑球和一個白球;另一個箱子有六個黑球和二個白球,當問他們從每個箱子各拿出一個球時是否拿到一個黑球的機會一樣,兒童經常會說人有六個黑球的箱子拿到黑球的機會較在,因為它有六個黑球。*此時期的兒童不具有集合包含關係,因此亦無法將一事件看做所有可能發生事件的一部份。認知結構2.七到十四歲的兒童是屬於具體運思期,已能認清事件之必然性和可能性,但尚無法以有系統的方式去產生一個有系列性的機率概念。3.十四歲以上的兒童屬於形式運思期,開始發展他們的組合分析的才能,並且瞭解相對次數的極限(大數法則

4、)機率。*大部份十六歲的學生尚未發展到形式操作期階段。更而發現學生對樹枝圖和乘法原則均不甚瞭解認知結構學生的迷思概念1.如果一個箱子有三個黑球和一個白球;另一個箱子有六個黑球和二個白球,當問他們從每個箱子各拿出一個球時,是否拿到一個黑球的機會一樣,學生經常會說:有六個黑球的箱子拿到黑球的機會較大,因為它有六個黑球。2.如果我們從袋中抽一個白球後,再放回去抽第二球時,學生會覺得不一樣,因為白球已經被抽過了,所以學生認為第二次應該會抽到其它的球,因學生沒有隨機的概念。3.學生對機率的一般語言觀念模糊。例如:月亮從東邊升起的可能性是多少?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回答『可能會』。(月亮一定會

5、從東邊升起)4.賈媽媽生二個女兒,那賈媽媽第三個還是生女兒的可能性為何?大部分的會覺得『生女兒』的機會會較大。少部分的認為『生兒子』的機會會較大。(其實生男生女的機會都一樣)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學策略1.以質問代替講述,引導學生釐清概念*當學生忽略了「每一次硬幣投擲都是獨立事件」時,教師可藉由反問學生「硬幣有記憶力嗎?它會記得前次試驗的正反面情形而影響到下一次的正反面嗎?」學生經此一問,會發現硬幣沒有記憶性,前次試驗和後次試驗是獨立事件不可能互相影響的。藉由質問的過程刺激學生對機率問題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辨證,並能獨立去找出答案。2.透過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協助學生去檢驗自己的機率基

6、本信念教師可先安排一個教學活動,在活動之初先讓學生各自說出自己對結果的預測,並與其他學童做比較,並要求學童檢驗自己的內在信念變化,並觀察自己的信念和實際結果有無一致。在這樣的層層檢驗之下,學童較易發現自己先前不當的迷思概念並加以破除。教學策略3.於課堂中藉助機率遊戲學習老師可以藉由猜拳、擲骰子和抽球等常見的遊戲,讓學生去評估這些遊戲規則的公平性,進而去預測遊戲之輸、贏可能的情況,如此這樣的遊戲活動便隱含了機率的概念,並能收「寓教於樂」之效果。教學策略依據八十二年度國小課程標準,兒童從遊戲中瞭解機率的初步概念,且注解機率的初步概念包含如下:(1)部分與全體的關係(2)大數法則,

7、也就是大量的試驗結果,趨近於某一數。例:世界人口,男女人數趨於平衡,各約占總人口為數的1/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單元•觀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機率的初步概念•大數法則的體驗第九冊•認識平均數及其算法•認識眾數及其算法第十冊•了解平均數與個數總量間的關係•認識加權平均數的意義及其求法本冊•比的意義•比值的意義•比的相等第十二冊•報讀圓形圖長條百分圖•繪製圓形圖長條百分圖一.百分法:以某數量為標準,求另一個同種類的數量是它的百分之多少的方法。二.百分率:﹝一﹞用百分法求出的百分之多少叫百分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