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地球的卫星

月球——地球的卫星

ID:36774598

大小:2.2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10

月球——地球的卫星_第1页
月球——地球的卫星_第2页
月球——地球的卫星_第3页
月球——地球的卫星_第4页
月球——地球的卫星_第5页
资源描述:

《月球——地球的卫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月球——地球的卫星提出问题:你观察过月亮吗?它是什么形状的?怎样观测才能掌握月亮的变化规律?一、定义月亮古称太阴,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虽然它的表面非常黑暗,但它仍是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二、物理特性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化学成分45亿年前,月球表面仍然是液体岩浆海洋。科学家认为组成月

2、球的矿物克里普矿物(KREEP)展现了岩浆海洋留下的化学线索。KREEP实际上是科学家称为“不兼容元素”的合成物——那些无法进入晶体结构的物质被留下,并浮到岩浆的表面。对研究人员来说,KREEP是个方便的线索,来明了月壳的火山运动历史,并可推测彗星或其他天体撞击的频率和时间。     月壳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包括:铀、钍、钾、氧、硅、镁、铁、钛、钙、铝及氢。当受到宇宙射线轰击时,每种元素会发射特定的伽玛辐射。有些元素,例如:铀、钍和钾,本身已具放射性,因此能自行发射伽玛射线。但无论成因为何,每种元素发出的伽玛射线均不相同,每种均有独特的谱线特征,而且可用光谱仪测量。     直至现在,

3、人类仍未对月球元素的丰度作出面性的测量。现时太空船的测量只限于月面一部分。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

4、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三、月球表面环形山: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7-10%月海: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月陆: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它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月谷:些看来弯弯曲曲的黑色大

5、裂缝即是月谷,它们有的绵延几百到上千千米,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我们为什么总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月球总以一个面对着地球。是因为月球的自传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月球除了绕地球公转外,本身还在自转。月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即27天7小时43分11.47秒,因此,任何时间,我们在地球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外半个球总是背向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总是相同的月球形成分裂说这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

6、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俘获说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同源说这一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浮动的星云,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星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大碰撞说这是近年来关于月球成因的新假设,这一假设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在星际空间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长大。星子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天体人类探索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

7、在冷战期间,美利坚合众国和前苏联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领先对方。这场太空竞赛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时进入高潮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亦积极开展探月计划,并寻求开采月球资源的可行性,尤其是氦同位素氦-3这种有望成为未来地球能源的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嫦娥1号月球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日本及印度亦不甘后人。日本已初步订出未来探月的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