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法绪论》PPT课件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

ID:36796675

大小:3.92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5-10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_第1页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_第2页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_第3页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_第4页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航法绪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航法律法规与实务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了解常用部分的基础知识3、能够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分析一定问题课程介绍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3、观看视频考核方式:期末笔试(80%)+平时成绩(20%)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我国基本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

2、发展趋势有所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他属性: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3.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5.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力和义务法律基础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法本质属性:(阶级意志性)法是统治阶级的意

3、志法的特点规范性;逻辑性;明确性;法的作用对经济基础起保障、巩固和促进作用。自然人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律的基本用语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物诉讼时效:(1)一般诉讼时效;(2)特殊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

4、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短期时效(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长期诉讼时效《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契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为设立、变更或终止法律权力和义务而达成的协议债通过合同、侵权行为等法律事实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侵权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民航法是指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航法含义民用航空法调整对象航空活动非民用航

5、空民用航空公共航空运输定期、不定期军用航空运输公务航空运输海关缉私、公安巡逻、追捕逃犯通用航空运输航空作业、急救飞行、航空训练、航空体育在我国,通用航空的概念可根据2003年5月1日民用航空总局开始实施的《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条例》来进行梳理。《条例》规定,所谓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用于这些活动的飞机统称为通用飞机。目前,全世界约有通用飞机30多万架,通用飞机数量在所有民用飞机中占到90

6、%以上。(2010)国际性独立性综合性平时法民航法的特征国际法国际上有统一的航空技术标准和统一的航空法律规范。航空法的国际性反应在国内法上,决定了国内航空法是一种涉外性很强的法律。国内航空法与国际航空法有着密切关系1783年11月21日,首次热气球飞行,次年,巴黎发布治安法令,规定未经警察当局批准,禁止气球升空,这一法令被誉为第一部“航空法”。1919年10月13日,《空中航空管理条约》在巴黎诞生,简称《巴黎公约》。建立了常设管理机构“国际空中航行委员会。它是国际航空法的第一个多边国际公约,确立了领空主权原则,为国际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航空法的出生证”。1929年,《华沙公约

7、》1933年,《罗马公约》1933年《航空器预防性扣留公约》出台;1938年《布鲁塞尔保险议定书》出台;民航法的发展历史1944年11月1日至12月7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国际民用航空会议,这次会议由美国邀请,52个国家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制定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芝加哥公约)是国际民航界公认的“宪章”,她取代了以前和它相抵触的各种航空公约,是现行航空法的基本文件。1963年9月14日在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