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

ID:36810210

大小:629.1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0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_第1页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_第2页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_第3页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_第4页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馆米兰世博会》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分析环境设计13-1汤锦昕2021/9/4中国馆中英文标识设计分析用线与面勾勒出大自然的轮廓和曲线,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田野;金色代表粮食;红色代表人和生命;水墨纹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图形透叠寓意世间万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将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元素融入现代图形设计,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建筑方案介绍中国馆总体设计定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中心地之一,拥有灿烂而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地、人、和”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其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2、。这一价值观,契合了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本次世博会中国馆主题是“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希望的田野”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广义“田野”,构成她的元素正是“天、地、人”。天: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中国农业自古就讲求顺天、顺自然发展的哲学观。天为万物,是“道”、“自然”和“宇宙”。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中国大地广袤无垠,山水林田多姿多彩,生生不息。大地厚土,承载万物,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无数辉煌与文明的肌理。人:天地润泽了中华民族的灵性。几千年来,无数智慧的结晶积淀成了伟大的东方农耕文明。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共生,以朴素而睿智的生存法则回应着天地赐予

3、的福祉。中国国家馆围绕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天、地、人和”的思想理念,通过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空间、展陈设计、展陈技术、视觉传达系统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过去、呈现了中国的现在、描绘了中国的未来。中国馆所在位置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覆盖,在意大利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将折射出金色的光彩。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竹编面材通过传统编制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满足了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也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传统建筑结构与此次改良结构东立面北立面流线图室内方案建筑空间根据展陈流线合理组织,观众入口与出口分设在场地的

4、东南侧和西南侧,形成最短距离的参观流线,完整紧凑,一气呵成。等候区植入建筑空间内部,为等候的观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就餐区出入口设在场地东西两侧的北部,方便了不同方向来就餐的人流。每个区域都保留疏散出口,满足了消防疏散要求。建筑空间采用全开放式空间设计,使室内植物、意向农作物装置与室外景观植物有机连接,形成辽阔的田野景观。利用农作物装置的高度,划分出各展区与各功能区,又最大限度保持空间的通透性,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感受到一望无际的田野景观。观众在田野中参观,感受中国的农业文明;在田野中品尝中国美食,体验中国的农耕生活;在田野中选购中国纪念品,带走深刻的中国记忆。餐饮区

5、茶室礼品区vip陈列馆设计方案陈大纲由五大部分组成,主题分别为:序、天、人、地、和。观众等候区作为序厅。使观众在等候进馆的时候,通过液晶视频技术,了解中国农业文明、饮食文化,以及中国馆设计的总体思想。作为序,引导着观众去看中国“天”,看中国的“地”,看中国的“人”。进入第一主题展区看中国的“天”。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始终坚持对天、对自然的敬畏。24节气汇集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顺应自然求发展的智慧,使质朴的农民可以以最便捷的方式因循天的规律。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柔光LED屏虚拟天空装置,形成24节气中的典型气象环境。进入第二主题展区看中国的“人”。中国人的智慧推

6、动了农业的发展,从水稻种植、养蚕缫丝,到生态农业;从顺天时量地利、精耕细作,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从井田制、耕田制,到惠农政策;从叶芽化为茶叶、大豆转为豆腐,到东西南北八大菜系,中国人的智慧与文化流动于天地间。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透明成像装置、LED光纤技术,将影响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人和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天地之间。进入第三主题展区看中国的“地”。中国的“田野”博大广袤,山川高峻秀丽,万物繁荣生机。春有茶花的烂漫,夏有蜂蝶的翩跹;秋有丰收的欢歌,冬有白雪的蓄积。沿田野中的路径漫步至二层平台,空间豁

7、然开阔,由全彩色的LED像素点共同构成的一幅巨大的麦田画面,展示华夏大地山川河流地貌的多样性。进入影像厅领悟中国的“和”的思想。“和”的思想自古有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倡导“和为贵”。经过不断丰富完善,“和”的思想中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地、人和”成为经过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地地人天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