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 说课稿

狐假虎威 说课稿

ID:36831604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狐假虎威 说课稿_第1页
狐假虎威 说课稿_第2页
狐假虎威 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狐假虎威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狐假虎威》说课稿王婧茹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

2、白寓言故事。三、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四、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难点:揭示寓意。3七、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复习词语导入。1、齐读课题: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设计意图:此处让学生认读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二,借助这些词语触动学生对课文的已有感知,为下面的精读课文学习做铺垫。三,为复述课文做准备,学生可以借助这些词语来进行复述课文。)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真谛1、精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4、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成为老虎的美味佳肴了吗?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至六自然段,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2)你从哪看出来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导学第二自然段。学生交流,精讲点拨:“骨碌一转”、“扯着嗓子”、“你敢吃我?”。(3)指名读,读出狐狸的情态与语气,齐读。(4)老虎有什么反应呢?老虎为什么会“一愣”?它心里会想什么?(设计意图:此处教师主要起到了“导悟”的作用,教师的寥寥几语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通过教师的一次次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一次次主动参与到阅读实践中,领悟到狐狸的

5、狡猾奸诈与老虎的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5)分角色朗读二、三段,读好狐狸和老虎的语气。(6)怎么办呢?为了让老虎深信不疑,狡猾的狐狸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狐狸的主意是什么。(用老天爷来吓唬老虎)(7)老虎相信了吗?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8)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趁机逃跑了吗?为什么不跑呢?它又做了什么呢?导读第六自然段(9)分角色朗读四、五、六段,读好狐狸和老虎的情感和语气。(设计意图:本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讲了什么,既是在为复述做准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3、朗读表演第七、八自然段过渡

6、:这只老虎怎么做的呢?(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齐读。(2)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表现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东张西望又是为什么?(3)你能不能把狐狸和老虎的样子表演出来?3同桌选角色进行表演,并引导观看的学生评价。(设计意图:紧扣关键词句进行角色表演这一活动形式拉近了学生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学生产生了亲切感、具体感,加深了内心体验。更重要的是“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心理都被想象和表演出来,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和发展。而品析表演,则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整个活动得到升华。)(4)看图,动物们有什么反应?。(5)思考:

7、它们为什么会纳闷?为什么撒腿就跑?它们怕的是谁?4、细品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骗了,错误地认为狐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大大小小的动物们都怕狐狸,可我们同学都明白,原来:(出示最后一段,齐读。)(2)这就是“狐假虎威”,你能说说其中的“假、威”是什么意思?(3)小结:后来人们就把自己没什么本事,借着他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板书设计狐假虎威(狐狸)(凭借)=>(老虎)(威风)=>百兽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