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情刘丰庆

田园诗情刘丰庆

ID:36833354

大小:19.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田园诗情刘丰庆_第1页
田园诗情刘丰庆_第2页
田园诗情刘丰庆_第3页
资源描述:

《田园诗情刘丰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田园诗情教材版本: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本文是自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在独立自学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荷兰印象”这一话题交流读文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中重点描写的牛群与第4、5节中描写的人们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牛与荷兰人民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到牛在荷兰的独特地位。教学目标: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教学重

2、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学方法:感受与表达想结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思路:由美读复习词语导入,请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选用几个词语来说说话,借此复习课文内容。营造诗画的氛围。接着,进入精读课文,以白天和夜晚两大板块带领孩子学习。在学习课文的2-4小节时,以你感觉到这是一首()的田园诗这个问题来统领学习,先初次朗读,得出自由、悠闲、生机勃勃、美丽如画等关键词,再让学生深入文本,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找出是从哪里读出这一首首小诗的。在这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比较注重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有理解层面选词,凝练整合层面

3、给这个图取个名,还有描写草原的积词等。后一个板块,以“静”为抓手,为这段文字配上了音乐,引导学生美读品味,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中没能很好地实施。并相机引导感悟关于“寂静”、“平静”这两个近义词,并理解“偶尔传来汽笛声”“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等,让学生感悟到一幅安谧柔美的田园夜景图。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

4、称作田园诗情?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2、那么,你最喜欢哪

5、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3、自读自悟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5、大组交流反馈: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d、有感情朗读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6、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四、拓展迁移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

7、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仿佛是介绍

8、荷兰自然风光的影视片解说词,充满着诗情画意。文中的语言清新优美、恬淡自然,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加之长短句的错落有致,读起来确实有一种心旷神怡、诗意盎然的感觉。能不能在教学中,特别是教学的尾声处,把这篇课文所特有的“田园诗情”中“诗”的味道,再渲染加浓些,把文本中特有的清新的语言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产生更加诗意的效果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