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_学案1

致女儿的信_学案1

ID:36833983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致女儿的信_学案1_第1页
致女儿的信_学案1_第2页
致女儿的信_学案1_第3页
致女儿的信_学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致女儿的信_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致女儿的信》学案1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2.品味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爱情。了解“爱情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意思。繁衍           刹那间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怒不可遏       曙光        伫立凝视        无与伦比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3.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二、理解

2、探究1.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从人的眼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2.上帝的态度由“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到“思索着离去”,上帝态度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3.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4.文中“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三、合作释疑5.你怎样理解“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

3、一种生物罢了”这句话?6.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从从自己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说起,这样有什么好处?四、课内精读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怒不可遏(   )一抔(   )刹那(   )伫立(   )2.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爱情有什么样的感受?能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这种感受吗?3.面对女儿的提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直接下个定义给出答案,而要讲这个故事呢?4.分别找出上帝三次听天使解释后其神情态度的词语,说说这些变化的深长意味。5.“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参考答案二、理解探究1.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

4、的眼神里读到了“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 3.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连统治宇宙的上帝对此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这才“成了大地上的上帝”。4.突出了爱情的美和力量是无与伦比的5.爱情在人们

5、中间依然存在。它高于上帝,爱情的美与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大意正确即可)6.一位真正的人,应该学会去爱人,学会善待,并尊重别人的爱。也只有像这样拥有人的精神情操和尊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三、合作释疑5.爱情在人们中间依然存在。它高于上帝,爱情的美与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6“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女儿关于“爱情”的话题,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四、课内精读1.èpóuchàzhù2.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3.以故事来解释,比直接下定义要更生动,更容易为一个

6、十四岁的孩子接受,影响也更深远。4.主要的词语有“勃然大怒”、“怒不可遏”、“久久地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着离去”。前后对比,意外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5.人将永远不会再沦为动物,将成为自己人性的主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