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ID:36834751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1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2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这一单元的课文主要是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童话、寓言作品中感受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学习《自相矛盾》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对于初学者,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它不是一件易事。老师要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以恰当地指导,并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现在我新接任的班级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自

2、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都比较欠缺,知识面也不广,但他们却有一颗求知欲很强的心,上课比较积极主动、爱思考、勤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以前已学过一些寓言故事(但不是文言文,都是白话文),对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发现他们对寓言故事相当感兴趣。每次只要我一谈到故事,特别是寓言故事时,他们都相当激动,在下面议论纷纷、滔滔不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针对我班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我觉得要给学生上好《自相矛盾》这一课,重点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学。难点是怎样才能让理解能力这么差的学生更好地去理

3、解这则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相应的启发和教育。如果上课时能把这两个问题处理好,那么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4、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成语中的一些寓言故事成语,让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它们都来源于寓言故事)。师: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

4、刻)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书,板书课题、出示课件(图)让生认识“矛”和“盾”。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出示《自相矛盾》原文课件(带注解),学生看大屏幕自由读文。2、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文中插图说说寓言的大意。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1、自由读文并思考: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师指名学生总结)2、“其人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场面可以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绘?(哑口无言),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3、那个人为什么会那样?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用原文回答。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矛——利(无不陷)盾——坚(莫能

5、陷)师:那这两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在理解这句话时重点理解“陷”字)4、那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些什么?那课文中围观的人又是怎么说的呢?师:请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要重点指出“以”、“子”、两字的意思)5、你认为文中那个卖“盾”和“矛”的人怎么样?(说话前后矛盾了)6、那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和围观人的话,读完后并分组来演一演。A、分解色读课文。B、自由组合来演一演。C、选一组代表上台演。D、小结。四、联系实际,明道理。师: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前后矛盾,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五、指导朗读并背诵

6、。六、拓展练习。  1、找出下面这些句子矛盾的地方。(师出些前后矛盾的病句让生练习)  2、根据所给材料看课文再进行仿写,看谁仿写得最好。材料如下:一天,我妈去理发店染发,店主向她推销染发剂和清洗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