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

ID:36837832

大小:3.37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5-10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_第1页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_第2页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_第3页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_第4页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类化学与糖代谢》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糖类化学与糖代谢第一节糖类的化学第二节糖酵解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第五节糖异生作用第六节糖原合成与分解一、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广义定义)。也可以说是指细胞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狭义定义)。新陈代谢的类型: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合成代谢:需能,还原分解代谢:放能,氧化新陈代谢特点:条件温和(常温、常压)严格调控:时间、地点、数量。逐步有序:能量逐步释放,便于利用。(不同于体外燃烧:一次性放能)具有规律性:所有生物都遵循。(因为酶的本质相同)新陈代谢的一般概念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两个方面的代谢过程。1、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生物有机体把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变为自身物质的过程。即从环境到体内,由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它是一个吸能过程。2、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生物体内的物质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变为排泄物的过程。即从体内到环境,由大分子物质转变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它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3、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相互矛盾,相互依存。获取的大分子物质体内小分子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行使生物功能生物体内的物质,由于更新的需要,部分要经分解成小分子而被排出体外或被(再)利

3、用。二、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分解合成糖(carbohydrates)(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单糖寡糖多糖复合糖第一节糖类的化学1、单糖葡萄糖(glucose)——已醛糖果糖(fructose)——已酮糖一、糖的结构和性质半乳糖(galactose)——已醛糖核糖(ribose)——戊醛糖2、寡糖--由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麦芽糖(maltose)葡萄糖—葡萄糖蔗糖(sucrose)葡萄糖—果糖乳糖(lactose)葡萄糖—半乳糖3、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

4、而成淀粉(starch)糖原(glycogen)纤维素(cellulose)淀粉的分子结构-1,4-糖苷键-1,6-糖苷键淀粉颗粒它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贮藏多糖。用热水处理淀粉时,可溶的一部分为“直链淀粉”,另一部分不能溶解的为“支链淀粉”。(1)直链淀粉其中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缩合而成。分子量在10000-50000之间。每个直链淀粉分子只有一个还原端基和一个非还原端基。遇碘显蓝紫色(2)支链淀粉:其中葡萄糖主要以α-1,4糖苷键相连,少数以α-1,6糖苷键相连(分支点处),所以支链淀粉具有很多分支。遇碘显紫色或紫红色。分子量在

5、50000-100000。-1,4-糖苷键-1,6-糖苷键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贮藏多糖,相当于植物体内贮存的淀粉,也叫动物淀粉。    高等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糖原 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遇碘显红色)糖原由15000个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不分支),是一种结构多糖氢键结构:高强度,不溶于水。植物细胞壁中,被其他多糖和木质素包埋,难降解。纤维素β-1,4-糖苷键纤维素的分子结构4、复合糖——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糖脂(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糖蛋白(glycoprotein):是糖与蛋

6、白质的结合物。糖类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有:①氧化供能:糖类占人体全部供能量的70%。②作为结构成分:如生物膜、神经组织等的组分。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构成核苷酸,DNA,RNA等。④转变为其他物质: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等化合物。二、糖的生理功能三、糖的消化吸收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以淀粉为主。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主要在小肠上段以单糖形式吸收。进入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各种单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其中一部分转变成肝糖原;大部分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血液中的葡萄糖

7、又称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血糖随血液流经各组织时:一部分在各组织中转变为糖原,其中以肌糖原最多;一部分进入组织细胞内被氧化分解,供生理活动所用。第二节糖酵解当组织细胞缺氧时,在细胞液中发生一系列酶促反应,将糖原或葡萄糖逐步降解成乳酸(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糖的无氧氧化。过程与酵母生醇发酵基本相似,因此称为糖酵解。它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等人贡献最多(1940年被阐明),故糖酵解过程也叫Embdem-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

8、一、糖酵解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磷酸化分解成磷酸丙糖包括5步反应第二阶段:磷酸丙糖生成丙酮酸包括5步反应结果是:1葡萄糖    2丙酮酸第一阶段不可逆反应己糖激酶:专一性不强,被产物别构抑制。葡萄糖激酶(肝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