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

ID:36840916

大小:14.43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9-05-10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_第1页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_第2页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_第3页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_第4页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学绪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遗传学MedicalGenetics王亚平,等E-mail:wangyap@nju.edu.cn教学内容一、教材:7-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理论教学:13个章节三、实验教学:实验教学1.绪论:遗传学与医学(王亚平)DNA结构与功能(王亚平)3.细胞遗传学及染色体病(朱海燕)4.单基因遗传及单基因病(王亚平)5.肿瘤遗传学(王亚平)6.表观遗传学(王亚平)7.多基因遗传及多基因病(李宽钰)8.群体遗传学(李宽钰)9.生化遗传学(李宽钰)10.药物遗传学及药物基因组学概论(李宽钰)11.线粒体遗传及线粒体病(李宽钰)12.人类基因组学(李宽

2、钰)13.临床遗传学(王亚平)对遗传规律及基因本质的认识遗传的基本原理竟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这加强了我们的希望,即自然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托马斯·亨特·摩尔根遗传?遗传学?民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反映了性状遗传实践:杂交,培育良种马+驴骡——获得目的性状贾思勰(北魏时期)《齐民要术》: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性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性返道,劳而无获。南橘北枳希腊字根gen→变成和成长为某种东西。遗传学:探讨

3、遗传因子的传递,遗传因子在个体发育表现的机制。Genetics:“研究出生和祖先关系的科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的组织、表达和传递的科学,也是揭示生命本质和遗传规律的科学遗传: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过程,在高等生物经过生殖细胞来完成的。性状:是指一个个体上可观察到的任何特征。生化特征细胞类型解剖结构器官的功能精神特征基因与环境是临床医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疾病(遗传性疾病)的遗传方式、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遗传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学。医学遗传学(MedicalGenetics)遗传病由于生殖细胞或受

4、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出现异常表型(罹患疾病)。区分于:(1)先天性疾病:婴儿出生时即显示疾病,可是遗传性疾病,亦可因为胎儿于母体内受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影响;(2)非遗传性家族性疾病:共同环境因素引起。遗传性疾病(Inheriteddisease):因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disease):胎儿出生时即表现的疾病。家族性疾病(Familydisease):家族聚集发生的疾病。遗传性疾病往往表现为家族性倾向,世代均有患者。遗传性疾病的分类染色体病(chromosomedi

5、sorder):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导致的疾病。单基因病(singlegenedisorser):单个拷贝的突变(显性遗传);2个拷贝均发生了突变(隐性遗传)多基因病(polygenicdisorder),也可称为复杂遗传病(complexdisorder):某些基因起“主要作用”,但多数具“微效作用”。4.线粒体遗传病(mitochondrialgeneticdisorders):线粒体基因组改变导致的疾病,呈细胞质遗传。5.体细胞遗传病(somaticcellgeneticdisorder):只在特定的体细胞中发生,癌症是体细胞遗传病的

6、一个范例。6.表观遗传病(epigeneticdisorder):由表观遗传修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提示“遗传病因”存在:有相关疾病家族史,患者又存在特征性表型和染色体异常;。在排除环境因素的前提下,亲属中有一定比例的患病者。在非血缘成员(如,配偶)中不出现患者。患者有特征性的发病年龄和病程。单卵双生的同病率高于二卵双生。医学遗传学简史约1500年前:犹太教法典中对“免割礼”的规定:血友病概念。18世纪中期:Maupertuis对多指症和白化病作了家系调查,指出父母双方对其子女的作用相等。遗传学和医学的持续渗透促进了医学遗传学的发展1900年

7、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1903年,Farabee指出,短指(趾)综合征符合孟德尔显性遗传。ArehibaldGarrod,生化遗传学的开拓者(inbornerrorsofmetabolism,1908):尿黑酸尿症家系WillamBateson孟德尔定律解释1949,Pauling在镰形细胞贫血症发现异常血红蛋白分子HbS,电泳性质不同的Hb,提出“分子病”(moleculardisease);1954,Ingram发现Hb第6位氨基酸由缬氨酸谷氨酸。证明了突变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1950年代中期以后医学细胞遗传学的高速发展:徐道觉和蒋有

8、兴(华裔学者的贡献)1959年,21三体、性染色体疾病的阐述;1960年,“费城染色体”的发现等。1970年代后,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及基因操作技术的建立分子医学的发展198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