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

ID:36857100

大小:17.7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10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1页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2页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3页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4页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安全事故案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基坑安全事故案例中铁四局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指挥部三经理部近年来,我国建设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管队伍逐步发展,各方责任主体安全意识逐步加强,特别是建筑施工事故总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2006年,全国撤销了1877户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施工资质,停止了14211个无证单位的施工。从2004年开始,我国房屋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连续三年以较大幅度下降。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一)年度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广东省死亡人数起数同比下降%人数同比下降%起数同比下降%死亡同

2、比下降%2004114411.46132413.124212.5017518.60105(2)2005101511.2811939.8943↑2.381702.8684(1)200688812.51104812.15399.3014614.1268(2)20071~8月5595.256712.61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二) 事故类型分析(占死亡人数,%)年度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总计200545.5218.6111.825.876.5488.36200641.0320.6112.798.78

3、6.2089.41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三) 事故部位分析(占死亡人数,%)年度洞口和临边作业各类脚手架上作业安装、拆卸塔吊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总计200519.2012.6610.068.3850.30200617.9411.1610.599.2648.95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四) 三级以上事故分析年度坍塌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起数死亡起数死亡起数死亡20042076136652047.62%43.42%30.95%37.71%11.9%11.43%2005218682951748

4、.8%50.6%18.6%17.1%11.6%10.0%2006249141931161.54%62.33%10.26%8.90%7.69%7.53%建筑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有:⒈工程勘察:勘察不详、不准、疏漏、失误。⒉工程设计:对支护参数进行设计时,需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边壁破坏模式的选定。⒊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施工机械化程度、施工速度和时机、管理水平均可能成为工程事故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⒋工程监理:监测现场担负着监督处理施工是否按图施工的重任,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

5、重要环节。⒌工程建设方或大发包方:工程建设方或大发包方盲目压价、层层分包、不恰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拍板某种支护方案或降水措施等所引起的。⒍规范:有些规范的某些规定显得不尽科学、合理、适用。案例一: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海珠城广场基坑周边概况:•基坑位于广州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基坑东侧距地铁二号线隧道结构边线为5.7~6.6米(隧道埋深约20米),南侧距7层海员宾馆和7层隔山1号楼约16米,西侧距马涌约6米。基坑东侧、西侧边坡和南侧东段、北侧东

6、段边坡上部高6m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6m以下采用人工挖孔桩与三道钢管角撑支护,人工挖孔桩桩底深度为20.0m。基坑其它地段边坡采用土钉墙喷锚加两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基坑位于江南大道与江南西路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基坑周长约330米开挖深度为20.3米2005年7月21日12时左右,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号线停运近一天,七层的海员宾馆倒塌,多家商铺失火被焚,一栋七层居民楼受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海员宾馆北楼部分坍塌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东边约20米深的支护桩吊

7、脚临空对地铁隧道安全产生威胁南侧距7层隔山1号楼约16米基础桩外露并部分滑落、部分断裂部分承台脱空加强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监测采用长臂泵车,灌注混凝土采用人工喷护在坡体基本稳定前提下,堆沙包围堰,浇筑混凝土至断裂面以上500mm保护钢角撑和龙门架爆破拆除海员宾馆北楼基坑滑塌的原因分析⑴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层向坑里

8、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导致深部滑动。⑶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降低,甚至失效。⑷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严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⑸从施工纪要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在基坑滑坡前已有明显预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也是导致事故原因之一。事故调查结果和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