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时》课件

《当我死时》课件

ID:36876127

大小:930.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11

《当我死时》课件_第1页
《当我死时》课件_第2页
《当我死时》课件_第3页
《当我死时》课件_第4页
《当我死时》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我死时》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我死时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 ”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48年余光中 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余光中努力追求诗歌的多样化亲情《珍珠项链》《母难日》爱情《等你,在雨中》还乡诗《浪子回头》咏人诗《寻李白》咏物诗《白玉苦瓜》感怀诗《五陵少年》怀乡诗《乡愁》《当我死时》写

2、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学习目标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情感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三步读: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断句并初步了解诗文内容。2.品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

3、魅力3.诵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体会作者的情感。。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读一读现代诗歌朗读技巧1、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及音短。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

4、停顿更长一些。读一读全诗1、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并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未yàn(    )tāotiè(     )头lú()zhègū()瞭望()餍饕餮颅鹧鸪liào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196

5、6年2月24日,卡拉马如1、自由朗读这首诗,品味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要求:同位合作,共同品析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发挥各自朗读或赏析特长,一名同学朗读诗句,另一名同学赏析。(写在书中)如:甲生朗读“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乙生品析“这句诗寄托了作者对新生的中国的憧憬。”2、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②.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对祖国的思念与挚爱②诗人在异国他乡,对祖国

6、的思念比死都痛苦,当他回到祖国,即便是死了,葬在祖国的山河之间,就等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有了温暖的依靠,比在异国他乡孤零零一个人受尽冷遇要幸福得多,所以说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诗人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③.诗中有两行起过渡作用,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③七、八两行过渡。"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一句呼应第四句,构成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是全诗的关键意象。"最纵容最宽阔"写出了"我"梦想中的祖国母亲怀抱的安宁、温馨与宽容,呼应了第三句。"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一句启下,引出游子早年漂泊异乡,望穿秋水,不得回归的痛苦的幻

7、想,即用"眼睛""饕餮地图"以"代替回乡"。④现实的躯体不过五尺之躯,死后也只能葬六尺之土,现实的听觉也无法同时听到长江和黄河的涛声。诗中的躯体和听觉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④躯体异常庞大,大到可以“睡整张大陆”,同时拥有两个母亲河。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的情感,生前无法满足的情感,愿死后能加倍地补偿。⑤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⑤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⑥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⑥死后安葬在祖国,叶落归根(统统留在祖国,获

8、得圆满归宿)躯体安葬在祖国,身心安眠在故土,灵魂获得安宁。深入探究情感和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