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ID:36876685

大小:1.4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11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_第1页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_第2页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_第3页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_第4页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陕西山阳中学陈伟98年长江抗洪2008年南方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今年玉树抗震救灾台风灾害地震灾害的救援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危害性严重,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资料所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说,中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严重且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3月2日,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

2、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之所以选择5月12日,是为了纪念震惊全人类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8万多同胞。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抗灾的共同目标。你知道哪些防灾减灾的手段(措施)?一、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与成就中国灾害监测卫星发射灾害监测地位: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准备。监测手段: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等。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有一套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主要包括灾害监测、

3、灾害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灾害预报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程度及出现的范围预先作出警报,按预报时间分为近期、中期、长期预报。防灾地位: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内容:准备救灾物资和确定物资储备地点。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条件分析:灾情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行政管理、交通条件等。抗灾运用修建工程设施等各种手段来抵抗自然灾害。 例如:修建水利工程——抵抗洪涝和干旱灾害; 修建三北防护林工程——抵抗荒漠化等灾害; 修建护坡、坡体加固工程——抵抗滑坡、泥石 流等灾害。

4、救灾灾害发生后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设施进行抢修,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设计救灾计划、科学调度和组织协调救灾物资和救灾力量等。灾后重建自然灾害发生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组织和调动各种力量对灾后重建进行支援,援助形式主要包括政府援助、民间援助、国际援助。中国防灾减灾取得的成就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2、在防灾减灾方面,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害,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严密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民参与抗御救灾。如我国先后成功抗御了199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1994年的1

5、7号台风,2008年初南方的雪灾,1996年丽江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降低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3、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减灾合作,获得了“开展减灾活动最好国家之一”的美誉.小结: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时间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内容手段或形式灾害发生前灾害监测监测灾害的先期性措施卫星与遥感监测、地面网监测、水面和水下检测等灾害预防灾害准备和减灾行动的科学依据灾害发生前的各种先兆和检测获得的各种资料防灾防避自然灾害的措施准备好救灾物资,确定储备地点抗灾抵抗自然灾害的工程设施大江大河流域修建防洪工程、抗旱工程,沿海岸线修建防护工程灾害发生后救灾对灾民进行

6、的救助和救济措施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抢救到医疗,从生活到治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的严密系统灾后重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