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

ID:36876874

大小:4.6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1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_第1页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_第2页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_第3页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_第4页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学目录法定存款准备金简介总结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我国各个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目的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控历程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效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简介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

2、,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这样就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我们也要了解,由于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社会货币供应总量有较大的影响,故各国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往往是比较谨慎的。我国法定存款金率调整的历程阶段1Step2Step31984年1998年至2003年2003年至2008年2008年9月至2009年阶段2阶段3阶段5阶段4阶段6Step11985年至1997年2010年至今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变动幅度85年84年88年9月87年98年3月2199年11月2103年9月2104年

3、4月2506年7月506年8月1506年11月1507年1月1507年4月1607年2月2507年5月1507年6月507年8月1507年9月2507年10月2507年11月2607年12月2508年1月2508年3月1808年4月2508年5月2008年6月708年9月2508年10月1508年12月508年12月2510年2月2510年1月1810年5月1010年11月1610年11月2910年12月2011年1月2011年2月2411年3月2511年4月2111年5月1811年6月20阶段1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

4、行职能。背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让人民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以行使调整社会信用结构的职能,我国建立了存款备金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场景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其中,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调控情况阶段21985年至1997年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

5、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1988年,由于价格的全面放开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1985年,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这是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第一次调整;1987年,为了集中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2个百分点,调整至12%;1988年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央行又进一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调控情况阶段319

6、98年至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进而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1998年,为了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经济“硬着陆”,同时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改革。由于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改革。改革的结果之一是调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为8%;1999年前后,国内又出现了经济发展疲

7、软及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99年央行又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调整至6%。调控情况阶段42003年至2008年管理人民币汇率上升,稳定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人们强购房的热潮.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下,国外投机性资金大量涌入国内。2006年7月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活跃,国际贸易持续保持巨额顺差,使得我国再次面临因货币供应量过多以及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2003年以来,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资金的大量涌入现象出现,因此,央行必须进行外汇公开市场业务,以国债及央行票据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基础货币投入,以保证

8、货币供应量的稳定。与此同时,央行持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收货币,稳定货币供应量,避免流动性过剩。调控情况阶段52008年9月——2009年应对次贷危机,刺激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背景2008年美国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