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

ID:36877059

大小:3.9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10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_第1页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_第2页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_第3页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_第4页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经济合作主讲人邱芝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第一讲国际经济合作概述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二战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跨国间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1、主体: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法人、自然人2、前提:平等互利(二战后)3、范围:主要生产领域里的相互协作4、主要内容: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二、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按不同的分类可分为:广义、狭义宏观、微观多边、双

2、边垂直型、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国际投资合作(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土地合作国际租赁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国际发展援助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合作1、科技革命的影响(3)2、跨国公司大发展的影响(2)3、国际分工发展的影响(波音事例:波音747飞机的制造需要400多万个零部件,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提供。)三、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根据摩根斯丹利的统计,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的比较便宜的商品,在过去10年里,给美

3、国人节约了6千亿美元。中美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雷德美驻华大使雷德所谓经济全球化,即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各国经济更加相互开放和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更加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历史过程。4、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的影响87932000200320052006400800120016002000单位:亿美元403105012635762116中美贸易的发展240028002700中美关系:经济上越来越紧密军事上越来越紧张双轨逆行发展接触+遏制结构性矛盾中日

4、关系:政冷经热结构性矛盾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数据日本(4)日本式泡沫:中国的实情与假象(5)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总体判断一超多强两极格局5、战后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美国在全球力量四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在军事方面,它有无可匹敌的在全球发挥作用的能力;在经济方面,它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技术方面,美国在开创性的尖端领域保持着全面领先地位;在文化方面,美国文化……有无比的吸引力”。——布热津斯基:《大

5、棋局》我的地盘我做主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28%-30%左右,占整个世界的近1/3。2005年俄罗斯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20。2006年3月,欧洲商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经济领先欧盟20年,欧盟将需要耗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因经济差距太大,2005年欧盟委员会放弃了以“在2010年前使欧盟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为口号的“里斯本战略”。日本的GDP相当于美国的1/3。2005年,我国GDP相当于美国的1/7。200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俄罗斯(6)(二)当代国际合作的特点

6、:1、政治色彩日益浓厚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美国政界高层以“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对中海油收购制造障碍。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也险些遭到美国外资委的“棒打鸳鸯”。2、国际组织的作用在加强WTO、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八国首脑会议(八国是指美、英、法、德国、意、加、日和俄.1975成立,每年一次,轮流举办)3、合作的领域日益宽泛4、合作的方式日益多元化5、受限制合作领域的限制程度也在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从进入国际市场开始,一直就笼罩在“反倾销”的阴影下,从家电行业到纺织品,从打火机到皮鞋等。四

7、、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依据(一)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传统“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到马歇尔时,加上企业家才能,形成了经济学中比较定论的“四要素论”。现代经济学家又增加了技术、管理和经济信息要素,即形成了“七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技术、管理、信息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科学地概括为“按生

8、产要素分配”。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重要的理论突破,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七大将于2007年下半年召开-2、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1)各国(地区)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2)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