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

ID:36899982

大小:35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0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张广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左传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左传》简介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

2、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故事背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前加上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全文内容。预习检查1、大兵压境,小国告急。2、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3、勇士闯虎穴,巧言退秦师。4、秦穆公度势

3、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围郑受命退秦撤围预习检查转学法指导课文分析读课文1——2自然段1.烛之武为什么要夜缒而出”?2.郑国君臣为什么一开始就把劝说目标锁定在秦军而不是晋军?你能从文中找到根据吗?诵读提示转第一自然段公元前630年郑新郑秦晋秦军秦晋围郑示意图氾水函陵氾南崤山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晋军诵读提示转第二自然段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4、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思考:1、本段涉及到哪些人物?在括号里补上人物姓名。2、理解句式:是寡人之过也。3、分角色读课文,揣摩人物的语气、感情。诵读提示转烛之武3、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5、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思考:1、烛之武劝说秦伯的说辞可以分为几层?2、你认为哪一句说辞最能打动秦王?3、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诵读提示转语言艺术2、亡郑陪邻有害(离间)对秦3、舍郑利秦有利(利诱)对秦4-5、亡郑阙秦有大害(瓦解)对秦层层深入步步紧逼(表面)(深层)1、郑既知亡——分析利弊,利用矛盾,转移矛盾。退出(示弱)对秦春秋无义战!利益至上。亡郑无利,有小害对秦舍郑无害,有小利对秦亡郑将有大害对秦分析利弊,层层深入(表面)(深入)亡郑(害于秦)

6、舍郑(利于秦)赐晋(负于秦)肆晋(阙于秦)晓以利害处处言秦,处处为郑明则为秦,暗则图晋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8“君”,6“郑”。)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的语言艺术郑亡(言于秦)诵读提示转古人点评4、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诵读提示转人物描写结局:晋军亦退师晋文公——将其与“子犯”相比,看其一代霸主之气塑造人物的方法1.环境烘托(疾风知劲草)2.他人的陪衬3.个性化的语言4.细节描

7、写“夜缒而出”1、烛之武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2、《左传》在人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关于作品中的人物转布置作业讨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晋侯——以利

8、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合作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对于古人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