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ID:36907131

大小:20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8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天津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历史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这一学派的描述正确的是A.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B.其学说最符合当时的时代趋势C.其经济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该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蔚然大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

2、事生产劳动”可知这一学派反对贵族特权,要求实行严刑峻法;根据“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知这一学派主张重农抑商和思想专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符合这一描述的学派应该是法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诉求的是墨家,故排除A项;法家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时代趋势,故选B项;法家主张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C项;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尚未成为蔚然大宗,故排除D项。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思想来源始于A.秦始皇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程颐程颢的“君臣父子,

3、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D.朱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答案】B【解析】【详解】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没有“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故排除A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接受,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而且董仲舒的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所以外儒内法的帝王思想来源始于董仲舒,故选B项;二程和朱熹都在董仲舒之后,是宋代的理学代表人物,故排除C、D项。3.《汉书·董仲舒》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务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依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A.此主张认为要想维护政

4、治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B.此主张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C.此主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此主张成为汉武帝采用的唯一治国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董仲舒的主张是要实行思想一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文化上的专制有利于政治的统一,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所以A、B、C项的理解都是准确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汉武帝采用的治国思想并不是只有儒家,实际上还包括了法家、道家等学派思想,形成了外儒内法的特点,所以D项理解不准确,故选D项。【点睛】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

5、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4.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魏晋时期佛教的盛行,此时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家思想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儒学家们A.吸收佛道精神,使儒学有了新发展B.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C.主张三教并行D.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答案】A【解析】【详解】面对魏晋以来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唐宋时期的儒学家们吸收佛道思想,构建了新儒学体系—理学,故选A项;唐宋以后中国的传统思想呈现“三教合一”的特点,而不是“三教合归儒”和三教并行,故排除B、C项;儒家是吸收了佛道思想,而不是用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故排

6、除D项。5.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由此看出他主张A.限制君权B.工商皆本C.以民为本D.经世致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宗羲反对空谈义理,主张经世致用,故选D项;限制君权、工商皆本和以民为本在题意中均没有体现,故排除A、B、C项。【点睛】限制君权和工商皆本都是黄宗羲的主张,但在题意中没有体现。6.下图是拉斐尔的《圣母子与施洗者约翰》。“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

7、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D.摆脱了宗教的束缚【答案】C【解析】【详解】人文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的艺术有披着宗教的外衣宣扬人文主义的特点,而不是反对专制,故排除B项;根据“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的艺术借助宗教形式表现了人文主义,故选C项;摆脱了宗教束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7.“拜占庭灭亡之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