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谱》PPT课件

《紫外光谱》PPT课件

ID:36916413

大小:727.1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0

《紫外光谱》PPT课件_第1页
《紫外光谱》PPT课件_第2页
《紫外光谱》PPT课件_第3页
《紫外光谱》PPT课件_第4页
《紫外光谱》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外光谱》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表征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和定量分析。12.1基本知识2.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范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的范围是100到800nm(lnm=10-9m)。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在这一区域有吸收带。100~200nm称为远紫外或真空紫外区,由于大气中的氧、氮、二氧化碳、水等在这一区域有吸收,因此在测定这一范围的光谱时,必须将光学系统抽成真空,然后充以一些惰性

2、气体,如氦、氖、氩等。鉴于真空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需要昂贵的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故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200~400nm范围称为近紫外区,许多化合物在这一区域产生特征吸收。400~800nm为可见光区,有些较大的共轭体系的吸收延伸至该区。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外-可见光谱,实际上是指近紫外和可见光区,这些吸收带的位置和强度能够提供有用的结构信息。22.1.2紫外光谱图的组成紫外光谱图是由横坐标、纵坐标和吸收曲线组成的。横坐标表示吸收光的波长λ(nm);纵坐标表示吸收光的吸收强度,可以用A(吸光度)、T(透射比或透光率或透过率)、ε(摩尔消光系数)或其对数lo

3、gε表示。当一个化合物同时具有强和弱吸收带时,logε坐标可同时清楚地表征两者的强度和峰形,如图2-1所示苯的吸收光谱。吸收曲线表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情况。曲线最大吸收峰的横坐标为该吸收峰的位置。图2-132.1.3溶剂紫外-可见光谱一般是在相当稀的溶液(10-2~10-6mol)中测定的。在选择溶剂时需注意:(1)溶质易溶,两者不发生化学作用;(2)具有适当的沸点,在测量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不至于明显影响样品的浓度;(3)具有适当的透光范围,不影响样品吸收曲线的测定(见表2-1);’(4)价廉易得,使用后易回收。4562.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现代的仪器均为

4、双光束自动记录方式,配备有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谱图的存储,峰值检出,数据处理,谱图放大、缩小等功能。在光源室内有氘灯(190~400nm)和碘钨灯(360~800nm),两者在波长扫描过程中自动切换。图2-2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系统。(一)光源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类。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可使用的范围在340~2500nm;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可在160~375nm范围内产生连续光源。(二)单色器能从光源辐射的复合光中分出单色光

5、的光学装置,其主要功能:产生光谱纯度高的波长且波长在紫外可见区域内任意可调。单色器一般由入射狭缝、准光器(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入射光成平行光)、色散元件、聚焦元件和出射狭缝等几部分组成。其核心部分是色散元件,起分光的作用。单色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入射光的单色性,从而也影响到测定的灵敏度度、选择性及校准曲线的线性关系等。能起分光作用的色散元件主要是棱镜和光栅。8(三)吸收池用于盛放分析试样,一般有石英和玻璃材料两种。石英池适用于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玻璃吸收池只能用于可见光区。为减少光的损失,吸收池的光学面必须完全垂直于光束方向。(四)检测器检测信号、测量单色光透过溶

6、液后光强度变化。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硒光电池对光的敏感范围为300~800nm,能产生可直接推动检流计的光电流,但由于容易出现疲劳效应而只能用于低档的分光光度计中;光电管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应用较为广泛;光电倍增管是检测微弱光最常用的光电元件,它的灵敏度比一般的光电管要高200倍,对光谱的精细结构有较好的分辨能力。(五)信号指示系统放大信号并以适当方式指示或记录下来。常用的信号指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数字显示或自动记录装置等。92.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通常由最高占有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在吸收适当波长的辐射能量后

7、,跃迁到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电子跃迁过程中吸收光的频率(υ)取决于分子的能级差:式中:h——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c——光速,2.9979×10nm·s-1;10分子的能量由电子能、振动能和转动能组成。在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所以紫外-可见光谱得到的都是较宽的吸收带。图2-3表示电子-振动能级的变化和产生的光谱。在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主要由*、*、n*、n*及电荷迁移跃迁产生。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带主要由电荷迁移和配位场跃迁(即d-d跃迁和f-f

8、跃迁)产生。由于电子跃迁的类型不同,实现跃迁需要的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