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

ID:36919499

大小:9.28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10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_第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_第2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_第3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_第4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细胞生物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五讲-赵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尔基体最早发现于1889年,Golgi用银染法,在猫头鹰的神经细胞内观察到了清晰的结构,因此定名为高尔基体。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确认识它的存在和结构。一、形态结构:由一层单位膜包围形成的囊泡系统。由排列较整齐的扁平囊和囊泡构成。高尔基复合体有极性顺面高尔基网(cisGolginetwork,CGN)中间高尔基网(medialGolginetwork,MGN)反面高尔基网(transGolginetwork,TGN)1.顺面高尔基网(cis-Golginetwork,CGN):膜厚6nm,呈连续分支管网状结构。2.扁平囊区(cisterna):由扁平囊和管道组成的连

2、续、完整的膜囊体系标志酶:NADP酶3.反面高尔基网(trans-Golginetwork,TGN):靠近质膜,呈管网状,有囊泡与之相连,膜厚7.5nm。有浓缩泡或分泌泡。运输小泡:直径40~80nm,膜厚6nm。由内质网芽生而来,分布于高尔基体的形成面,载有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脂类并运送到高尔基体的扁平囊中。分泌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内含浓缩分泌物,由扁平囊的成熟面的膜局部膨大而成,亦称浓缩泡。在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内多,如肝细胞、胰腺细胞。RegionaldifferencesinmembranecompositionacrosstheGolgi

3、stack二、化学组成1.蛋白质60%;脂类40%。介于细胞膜和内质网之间2.高尔基体的酶:糖基转移酶;磺基糖基转移酶;氧化还原酶;磷酸酶;激酶;甘露糖苷酶;磷脂酰转移酶;磷脂酶。1.胞内物质的转送运输和分泌活动2.糖蛋白的加工合成3.蛋白质的水解4.蛋白质的分选与胞内膜泡运输三.高尔基体的功能3分钟17分钟117分钟3H标记亮氨酸(一)与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2.糖蛋白的加工合成:O-连接的糖基化:蛋白质上的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侧链的-OH基团与寡糖共价结合。主要或全部在高尔基体进行。AsnAsnAsnAsnAsnN-乙酰葡萄糖胺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半乳糖唾液酸粗面内

4、质网高尔基体寡糖链经一系列酶的加工切除和添加特定的单糖(半乳糖、唾液酸),形成成熟糖蛋白并在结构上呈现多样化差异。蛋白质合成寡糖磷酸化除甘露糖加N-乙酰葡萄糖胺加半乳糖、唾液酸分选溶酶体分泌泡糖基化有关的酶固定在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不同的区室内,为整合膜蛋白。O-连接糖基化: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每次加上一个单糖,最后加唾液酸残基。3.蛋白的水解和加工:有些蛋白质在rER合成后,须经高尔基体水解加工才具有活性。胰岛B细胞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信号肽C段肽胰岛素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转变酶4.蛋白的分选和运输:1)溶酶体酶:带有分选信号,高尔基体生成的运输小泡膜上有分选信号的受体。

5、2)分泌蛋白:在成熟面,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选择性地将分泌蛋白送到分泌泡中。3)膜蛋白:由运输小泡送至不同部位蛋白质分选信号及运输途径分选信号典型的信号序列ER腔内Lys-Asp-Glu-Leu-COO-膜蛋白Leu-Leu-Leu-Val-Gly-Ile-Leu-Phe-Trp-Ala线粒体N-螺旋细胞核Pro-Pro-Lys-Lys-Lys-Arg-Lys-Val过氧化物酶体Ser-Lys-Leu溶酶体M-6-P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核定位信号螺旋信号过氧化物酶体C端3肽信号肽N端信号肽结构性分泌小泡浓缩信号调节性分泌小泡信号M-6-P驻留内质网的蛋白质

6、带有(-Lys-Asp-Glu-Leu-COO-)信号。驻留高尔基复合体的蛋白质带有跨膜螺旋信号。蛋白质的分选CopIandIIVesicles不同运输途径的衣被类型衣被类型GTP酶组成与衔接蛋白运输方向clathrinARFClathrin重链与轻链,AP2质膜→内体Clathrin重链与轻链,AP1高尔基体→内体Clathrin重链与轻链,AP3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COPIARFCOPαββ’γδεζ高尔基体→内质网COPIISar1Sec23/Sec24复合体,Sec13/31复合体,Sec16内质网→高尔基体四、高尔基体的病理变化肥大、萎缩、内容物及形态

7、结构的改变等。中毒细胞:萎缩、结构破坏消失。癌细胞:低分化不发达、高分化发达。损伤:扩张、崩解。溶酶体lysosome20世纪40年代末应用大鼠肝组织匀浆研究糖代谢有关的酶时发现了含有酸性磷酸酶活性的颗粒。1955deDuve等人在对鼠肝细胞进行细胞化学鉴定和电镜观察,明确这种颗粒为细胞器,并命名为溶酶体。溶酶体(lysosome)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结构。能分解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一、形态、结构1.形态: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2~0.8m,膜6nm。2.成分:60种以上酸性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