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

ID:36934495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7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_第1页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_第2页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_第3页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杨丽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中学杨丽芳一、教学目标 1、诵读整首小令,体味词的韵律美。 2、品味这首小令,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整首小令。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的凄苦心境。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语(2分钟) 秋天是一个适合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词人都在这个季节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

2、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别致的描写秋景、抒发秋情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板书)。 2、朗读而成诵(15分钟)①师配乐范读②学生齐读③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老师指名读 ⑤学生自由读 ⑥学生分组读 ⑦学生配乐诵读:先个人读、再齐读。 3、分组看“景”、察“情”、问“法”(20分钟) ①五人为一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这首小令写

3、了哪些景物? 第二、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第三、这首小令使用了什么手法? ②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第一、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十种景物。十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增添景物的个性,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 第二、这首小令在最后一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从第一点中“十景”的某些修饰语和“断肠人”这个角色名称可以挖掘出这首小令的情感。 第三、这首小令主要使用借景抒

4、情的手法。十种景物并置,一词一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景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思乡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所以,这十景也有“触景生情”之妙,看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而生的凄凉之情,看小桥、流水人家引发的游子思乡之情,两者的作用之下,更能凸显“断肠人”三字。另外,这十种景物还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4、总结(3分钟)  ①师小结: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传神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凄苦之

5、情,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是写秋景、抒秋情,情景结合的佳作。  ②师生配乐朗诵《天净沙·秋思》六、作业安排 将小令《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散文,要求有景有情。七、板书设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读:韵律美       品:景——十种景物、秋郊夕照图       情——游子的凄苦、思乡之情        法——借景抒情、一词一景,动静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