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

ID:36961685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4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_第1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_第2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_第3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_第4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刘艳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灵武市第一小学刘艳萍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诗歌的阅读,更应体现这一教学理念。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利于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诵读与表达中,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发生的时代已经和我们的生活较远,祖国被瓜分受侵凌的背景孩子知道的相当少,很难走进诗歌,与作品产生共鸣,所以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教师也对香港澳门的一些情况进行了收集,为了缩小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在情景创设上下了工夫,观看七子—香港回归的视频,让孩子感受到人们的

2、欣喜若狂,切入回归的主题,进一步引导孩子走进文本。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掳去、梦寐不忘”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模仿闻一多先生的写作手法,改写诗歌。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回归、澳门被抢占的影像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 一、

3、播放视频,创景激趣 1、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学生观看。2、指名谈谈感受。3、看完以后,同学们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骄傲……) 4、抓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关键词,借机切换到单元主题:回归。5、板题、读题。二、检查课前资料搜集1、指名简介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学生互相补充。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子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其间,他刻苦学习,

4、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发起和参加了多种学生团体,是当年清华园内的一名活跃人物。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  2、教师补充谈话。1925年3月,身在纽约的闻一多写下《七子之歌》。这首诗是针对当时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而作的,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掳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学生齐读,了

5、解七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教师板书澳门,生齐读。)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朗读诗歌,边度边思考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借机板书:盼回归  3、自由朗读诗歌,画出令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者关键的词语。  4、指名让学生交流关键词语,教师随机在课文中画出来。5、重点读准以下字音。    襁褓掳去梦寐不忘灵魂乳名澳门 ①、集体读。②、推火车读。6、检查孩子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四、指导阅读,教给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第1、2句。①、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应该读出怎

6、样的语气?②、指名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③、在诗歌中理解“襁褓”的意思。④、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诗歌。 2、用相同的办法学习第2句的古诗。①、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②、指名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③、在诗歌中理解“掳去”的意思,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感受澳门是怎样被掳去的?④、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诗歌。(指名读、对读)3、用相同的办法学习第3、4句的古诗。重点理解梦寐不忘4、教师梳理结束句。①、教师: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怀

7、抱呀!特别是每首诗歌中的那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来?②、指导学生读出急切盼回归的语气。(集体读)五、细读感悟,体会情感。 1、男女生对比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师生合作情景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演唱表达,用心感受。 学唱《七子之歌·澳门》。七、拓展思维,改写诗歌。1、那么,请你们设想一下,假如闻一多先生今天也在场,他心里会怎么想呢?2、鼓励写小练笔:小提示:①、根据文意,对词语进行改动。②、根据需要,可以增加内容。3、范例指引: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8、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4、生改写诗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5、展示。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改写的诗。评议。八、课堂小结从新中国成立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