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ID:36978055

大小:90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9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年房山区初中毕业会考试卷语文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20分)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又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1)—(3)题。我国古代计时大多是以农历为依据,这也注定我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以农历时

2、间为准。如春节是正月初一,元宵节是正月十五。与春节、元宵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不同的是,清明节属阳历,其日期基本落在阳历的4月4日(或5日、6日)。这主要是因为清明“身担二职”,它既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节气的清明,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处处显示勃勃生机,用“①清明”称这个时期,再合适不过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作为节日的清明,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重耳没有了力气。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后来

3、,重耳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赏了和他同甘共苦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晋文公【甲】忆起旧事并亲自去请。可是介子推因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可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晋文公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母子俩一起抱树而死,还留下了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②清明。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乙】。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身担二职(dàn

4、)“臣”的第六笔是:竖B.身担二职(dān)“母”的第三笔是:横C.春意盎然(àng)“臣”的第六笔是:竖折D.春意盎然(yàng)“母”的第三笔是:点(2)根据语意,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2分)备选词语:猝然猛然哀悼哀伤填入的词语分别是:【甲】【乙】(3)请结合语境,分别解释文中两处“清明”的意思。(4分)①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2.在“走近清明”主题班会上,小明同学为大家展示了一则趣味对联故事。请你帮他分析这幅对联巧在何处。(2分)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姓李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清明节,两人路过一湖畔,姓陈的才子吟道:“日临,清明水底见重阳。”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两人不禁相视一笑。分析:上联巧嵌“①”“清明”“重阳”三个节日,下联巧嵌“大寒”“霜降”②”三个节气。上联是③,下联是风霜,景观不同,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你认为①②③三处填写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端午②小雪③丽日B.①中秋②大雪③

6、丽日C.①端午②大雪③水清D.①中秋②小雪③水清3.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下面古诗中没有涉及清明节相关习俗的是()(2分)A.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C.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D.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思念李白时所写,诗句饱含着对诗仙的高度赞誉。如果把这句诗送给你的一位喜欢诗仙的同学,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结合他(她)的性格、爱好说明理由。(2分)ABCD选项: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共6分)(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在一年一度的踏青活动中,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蒲洼景区。这里桃花、杏花开满一座座山脊,同学们欣赏到了高山草甸和梯田花海。漫步林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