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ID:36999825

大小:28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_第1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_第2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_第3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_第4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专题13三类灾害区域的综合治理一、考情深度解读1.考点分布2.命题趋向1.以区域地图或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主要灾害分布区及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2.大江大河治理仍然是命题的热点问题。二、主干知识整合一、水土流失的治理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三、河流的综合整治三、重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 水土流失问题关于水土流失应掌握以下问题:  1.水土流失类型:  水蚀:流水侵蚀作用,分布普遍,以东部季风区最显著;  风蚀:风力侵蚀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区分布较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干旱风沙区;  冻融侵蚀:冰川侵蚀作用,我国青藏高原较集中

2、。  2.成因分析: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治理措施:从工程、技术、生物三个方面采取措施。(1)写出该地貌类型名称,并描述该图中部、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地貌特征。(2)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3)该地貌类型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4)从治标与治本两方面提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典型的水土流失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该题以等高线形态表现黄土地貌的特征,要求考生从等高线形态特征判断黄土地貌特征,即塬面表现为等高线稀少,说明地势平坦,而沟壑区域等高线密集,从图中可以看出,

3、在西南部沟壑纵横,而东北部为大型冲沟,如果能从图中等高线形态准确判断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则(2)(3)(4)题的答案就可以根据教材组织答案。【答案】 (1)黄土地貌。中部地表平坦;东北部有大型冲沟,坡陡沟深,两侧还有小沟;西南部沟壑纵横,有河流向西南流出。  (2)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一般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沉积形成的。  (3)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故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几次农牧经营方式的变更,致使原有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生态

4、环境更趋恶化。  (4)以工程措施治标,生物措施治本,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有:在河流的干支流建库蓄水,筑坝淤地,在缓坡上修筑水平梯田蓄水保土,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措施有:种草植树搞绿化,使水不出沟、土不下坡,清水长流。治本还必须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或农林牧结合,进行草灌(木)混种、间种,提高土地利用质量探究点二 荒漠化问题例2 降水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由图中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降水变率分布较明显的规律是    。 

5、 2.试分析A、B两地的降水变率较小的主要原因。  3.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4.我国七月极端最高气温49.6℃出现在图13-3中C地,C地所在地形区是    。土地荒漠化是新疆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有人认为栽种草和灌木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其原因。【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及成因。  西部大开发仍是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本题以西北局部地区图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角度较新,是较好的地理学科内综合试题。首

6、先,根据轮廓特征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其次注意理解降水变率的概念,得出降水量多则降水变率小的结论;然后从图中分析降水变率小的地区的地形和降水,以此证明前结论。最后思考本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答案】 1.降水量愈少的地区降水变率愈大,反之则小;新疆北部降水变率较小,南部降水变率较大。  2.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降水变率较小;B地位于河西走廊,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也较小。(回答“两地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较小”即可。) 3.土地荒漠化严重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

7、环保。  4.吐鲁番盆地 ①因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风力强,不利于乔木的生长;乔木的生长需水量大,易导致该地区更加干旱;草和灌木矮小,根系发达(复杂),抗风固沙能力强,草和灌木需水量小,在干旱地区容易成活。探究点三 大江大河治理问题考查方向:  1.分析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洪涝灾害成因。  2.主要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例3 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回答:1.位于甲省的大型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有     ,c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2.位于甲省的我国农业商品粮基地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